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过去两年大力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他强调:要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扩大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巩固化肥农药“负增长”成效。
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号召——绿色兴农,我们农业部门要大力推进农业的绿色发展,继续推进化肥农药的减量和提效。进一步地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坚定地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
2017年,农业部印发《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方案》,选择100个果菜茶重点县并拿出十个亿作为补贴,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在苹果、柑橘、设施蔬菜和茶叶优势区域推广相应技术模式。
同样,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扩大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并给予大力支持!
方案一经发布,就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各级农业部门快速响应,农业专家建言献智,肥料企业积极跟进……各方行动起来,把替代行动落到实处!
1,主攻果菜茶念好“替”字诀
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替”字大有文章。准确把握“替”字内涵,在“替”字上做文章,才能更好地推动行动开展。
2,为什么要“替”?
从必要性看,我国化肥施用量总体偏多,远高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造成了耕地退化、面源污染等生态问题。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节本增效和生态环境保护。
从重要性看,随着我国规模养殖的发展,畜禽废弃物利用率依然较低,既造成了资源浪费,也带来了环境污染。
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有利于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产品提质增效。
3,为什么选择果菜茶?
一方面,果菜茶上的化肥施用量偏大问题比较显着。据统计,我国果树亩均化肥用量是日本的2倍多、美国的6倍、欧盟的7倍,蔬菜亩均化肥用量比日本高12.8公斤、比美国高29.7公斤、比欧盟高31.4公斤。
另一方面,果菜茶是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更为受到关注,且有机肥替代后农产品质量提升效果更为明显,增收效益更加突出。
4,能“替”吗?
从肥源角度,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农作物秸秆生物量不断增加,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迅速,为有机肥替代化肥提供了充足的肥源。
据测算,全国每年产生的各类有机肥资源养分总量约7400多万吨,但实际利用不足40%,资源丰富,潜力巨大。
从技术角度,近年来,各地结合测土配方施肥,积极推进有机无机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示范,集成推广了一批畜禽粪便堆沤还田、施用商品有机肥、沼渣沼液无害化处理还田、生草覆盖等技术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5,能全部“替”吗?
除很少量的有机农业外,绝大多数农业生产显然不能。所谓“替代”,也只是部分替代,即到2020年,果菜茶优势产区化肥用量减少20%以上,果菜茶核心产区和知名品牌生产基地(园区)化肥用量减少50%以上。
由于所涉及农产品数量和地区只占少数,行动从主观上并非否定化肥的积极作用,从客观上也不会影响化肥的科学施用,更不会影响化肥行业的发展。
6,要“替”出什么效果?
化肥用量方面,到2020年,果菜茶优势产区化肥用量减少20%以上,果菜茶核心产区和知名品牌生产基地(园区)化肥用量减少50%以上。产品品质方面,到2020年,在果菜茶优势产区加快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创建一批地方特色突出、特性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品质指标大幅提高,100%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业标准。
土壤质量方面,到2020年,优势产区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2%或提高0.3个百分点以上,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2%或提高0.2个百分点以上,菜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稳定在2%以上。果园、茶园、菜地土壤贫瘠化、酸化、次生盐渍化等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7,用什么技术“替”?
目前,行动的开展主要聚焦于苹果、柑橘、设施蔬菜和茶叶4种作物及优势产区。苹果、柑橘方面,主要有“有机肥+配方肥”“果—沼—畜”“有机肥+水肥一体化”“自然生草+绿肥”4种技术模式。设施蔬菜方面,主要有“有机肥+配方肥”“菜—沼—畜”“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秸秆生物反应堆”4种技术模式。茶叶方面,主要有“有机肥+配方肥”“茶—沼—畜”“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机械深施”4种技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