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的产量靠什么?如果你的答案是叶片,那就正确了,原因就是叶片能通过光合作用增加黄瓜产量,没有叶片,自然形不成产量,研究表明:黄瓜生物学总产量的95%来源于叶片。因此,大家平时的农事管理都应围绕着黄瓜叶片来开展。
下面,我们就为大家重点介绍一下黄瓜叶片的典型特征,望大家掌握“识叶片、促管理、增产量”这一方法。
一、叶片数量
资料表明,一棵进入结瓜期的黄瓜要保持13—17片功能叶进行光合作用,才能保证黄瓜长势,利于黄瓜高产。因此,黄瓜叶片数是广大农户生产管理中首先要把握的依据。
首先,要根据叶片数量多少来选择吊蔓。黄瓜茎蔓木质部不发达,如果不及时吊蔓,其茎蔓就会匍匐在地上影响黄瓜生长。因此,适时吊蔓是提高黄瓜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很多菜农认为,在黄瓜有5片叶时就要吊蔓,否则就会影响黄瓜的顶端优势,导致产量降低。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等黄瓜有6-7片叶时再吊蔓,先弱化顶端优势,使茎蔓积累营养,更利于黄瓜植株健壮和后期连续结瓜能力。
其次,要保证落蔓后黄瓜的叶片数量。在深冬季节,棚内温度较低,黄瓜长势弱,如果再遇连阴天,黄瓜极易出现封头现象。此时黄瓜蔓以落到1.6米左右为宜,一般每次落蔓不得超过50厘米。
再次,要根据叶片数量来摘叶。一个正常的黄瓜叶片,从长出至老化约有40-45天的时间。对于老化叶片要及时摘掉,摘晚了不仅消耗营养,而且抗病力差易被病菌侵染。底部叶片所处环境更加潮湿,易被病原菌侵染,成为病害暴发、再传播的源头。而且,底部叶片往往都处于喷药的死角,喷药时很难喷到。因此,对于底部已经被病害侵染的叶片,一定要及早摘除。
在集中摘除下部老叶后,5-7天内瓜条生长比较缓慢,有时表现非常明显。这是因为,在摘除老叶后,伤口的伤流现象明显,养分流失比较严重。如果一次性摘除4-5片叶,伤流过重,植株需大量积累养分,才能重新供应瓜条生长。因此,摘叶要勤快,一棵黄瓜底部的叶片要分散开来摘,一次仅摘除1-2个叶片,分期分次摘叶,更利于黄瓜生长。
摘叶后伤口需要一段时间来愈合,摘叶后若遇晴天,一天的时间伤口就可以愈合好。摘叶当天或第二天适当地提高棚温、通风降湿,可促进伤口愈合。为防止病原菌从伤口侵入,可在摘叶后用75%百菌清600倍混加72%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倍喷雾。
另外,要根据叶片数量和茬口来留瓜。
春秋茬:黄瓜进入结瓜期后,根据叶片留瓜更要兼顾分期产量和整体产量的关系,一般来说,2-3片叶留一支瓜为适宜,这样既可满足瓜条生殖生长的需要,又可以保证植株的营养生长,使黄瓜的总体产量得到提高。
越冬茬:每隔3-4片叶留一根瓜,植株的总体产量最高。因为叶片制造的营养不仅可以满足瓜条生长的需要,而且可以满足植株的正常生长,从定植到拔园,平均每棵能产出10根商品瓜,总体产量最高。
二、叶片颜色
生产实践表明,观察黄瓜叶片颜色(简称叶色),同样也是进行农事管理的重要依据。叶色发绿,说明叶片含有大量的叶绿体,而叶绿体才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假若叶片黄化了,说明叶片所含的叶绿体遭到了“破坏”,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没了,光合作用也就受到了抑制,表现在黄瓜植株上,一是长势弱,茎蔓细,龙头生长慢,甚至出现“花打顶”;二是幼瓜生长发育速度慢,尖嘴、大头等畸形瓜数量增加;三是根系获取营养不足,毛细根数量减少。
可见,在实际生产中,注意加强叶片养护,延缓叶片衰老、黄化,对提高黄瓜产量及品质非常重要。那么,广大农户又该如何把握黄瓜叶片颜色的变化,进行有效管理呢?
情况一:缺水时,黄瓜叶色呈墨绿色。若广大农户发现棚内的黄瓜叶片“黑乎乎”,尤其是生长点附近的叶片浓绿,除去激素外,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判断植株是否存在供水不足或者农户控水控棵过了度。建议农户先察看一下土壤墒情,若地表过干,需立即浇水,注意浇小水,莫浇水过大造成伤根。特别提示,夏秋高温季节,广大农户在“以水控棵”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度。
情况二:缺素时,黄瓜叶片逐渐黄化。在生产中,广大农户遇到这种情况,要老叶、嫩叶区别对待。
若发现黄瓜茎蔓下部老叶的叶脉间发黄,中上部叶片表现正常,应考虑判断植株是否出现了氮、镁、钾这几种营养元素的缺乏,因为它们在植株体内是较易移动的元素,可被植株重复利用。若植株体内这几种营养元素出现缺乏,下部老叶所含的氮、镁、钾元素就可“转移”植株中上部,供嫩叶吸收再利用,所以植株下部的老叶首先表现出缺素症,即叶脉间黄化,失绿,直至黄白化。
若发现黄瓜中上部嫩叶发黄,生长不良,应考虑判断植株是否出现了钙、硼、铜、锰、铁、硫这几种营养元素的缺乏。因为它们在植株内较易被固定,移动性较差,难以被重复利用,所以,植株出现缺乏钙、硼、铜、锰、铁、硫这几种营养元素时,首先在中上部嫩叶上表现出缺素症。
在生产中,导致黄瓜缺素症发生的环境因素较多,如低温、干旱、土壤酸化等。这就要求广大农户在生产中创造优良的黄瓜根系生长环境,养好根系,培育壮棵,避免植株叶片过早出现缺素症状。同时建议农户,在出现缺素症状后,要有针对性补充所缺乏的营养。此外,黄瓜叶片发黄后,为延缓叶片过早衰老,可结合喷施细胞分裂素及含氨基酸、海藻酸的叶肥。
三、叶片大小及数量
拿黄瓜叶片来说,除了可观察叶色变化来加强管理外,另一个较为重要的指标就是叶片大小及其厚薄。
说到叶片大小,有的农户误以为叶片越大越好,觉着叶片大了,结瓜才多,其实正好相反,叶片越大,说明植株营养生长过剩,生殖生长受抑制,此为生长不协调的表现。
一般情况下,除了黄瓜品种不同,叶片大小有差别外,昼夜温差大小是影响黄瓜叶片大小的关键因素。这是因为,若昼夜温差过小,夜温较高,茎叶呼吸作用强烈,白天制造的光合产物多被用于呼吸消耗,促使茎叶过旺生长,而只有少量的光合产物用于瓜条生长积累,所以,在昼夜温差过小时,黄瓜叶片生长量较大,进而表现为叶片大且薄。因此建议农户,在黄瓜结瓜期,要注意适当拉大昼夜温差,降低夜温,白天保持棚温28—33℃,夜间控制在13—15℃,尤其是上半夜棚温不要超过22℃,降低呼吸消耗,促进瓜条生长。
此外,若农户发现叶片较大、较薄时,还应考虑浇水、施肥这一环节。一般情况下,在浇水过勤、氮肥过量时,易促使黄瓜叶片生长,表现为大而薄,抗病能力下降,建议农户控制浇水和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和中微量元素,并配合喷洒含氨基酸、海藻酸的叶肥加以调节。
四、叶部病害
黄瓜叶片感病后,叶片的光合作用大受影响,生产中要特别注意防治黄瓜叶部病害。如黄瓜叶部褐斑病、霜霉病、炭疽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