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8月份之后,化肥市场渐起波澜。尿素方面,印标的发布使得原本变化无常的行情再添悬念;钾肥方面,2018年中国钾肥新合同的签订时间备受业内人士关注。伴随原料行情的跌宕起伏,秋季复合肥市场正在步入传统旺季,但是相比于往年,今年春季至今的复合肥市场进度都略显迟缓,上游企业与下游经销商相互僵持,双双陷入困境。
分析各个季节中引发复合肥市场“旺季不旺”的主要因素,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下游需求疲软,不能在常规时间对市场形成推动作用。针对该情况,虽然复合肥企业在报价和优惠政策上做足了文章,但是都显得千篇一律,并没有形成很好的效果,然而近期部分企业主动调整方向,在区别于其他常规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独特的优势找到出口,赢得市场。众所周知,北方秋季小麦肥多以45%高氮、高磷型复合肥为主,主流价格水平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企业和经销商方面的操作可行性不高。如今,部分企业推出中低含量小麦肥产品,如40%二元复合肥和42%三元复合肥等,也有部分企业发布含腐植酸、氨基酸等有机物质的新型复合肥,并逐渐得到了市场的接受。
首先,复合肥新品的推出之所以得到基层认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价格较传统型产品相对便宜,以45%高氮型复合肥(25-14-6)为例,目前全国范围内的主流出厂报价在2100-2250元(吨价,下同)左右,低端价格较去年同期高200元左右。如此之大的涨幅使得下游备肥信心大打折扣,唯恐销售季节价格下滑,从而多数地区经销商采取询而不采、驻足观望的政策。低含量秋季肥,较常规通用型产品低3-5个含量左右,价格也要便宜100-200元,在可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需求的前提下,部分地区的基层为了节约成本,更愿意采购此类肥料。
其次,含腐植酸、氨基酸等有机物质的新型复合肥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添加了当今市场上广受欢迎的各类有机成分,其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增强肥效,另一方面就是提高品牌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传统肥料市场发展至今,企业、经销商和农户三者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也更加透明,化肥产能过剩带来的市场竞争加剧,各阶段市场的盈利变得也越来越难。添加有机质的新型复合肥可能在价格上不存在优势,但是对于企业和经销商来说可操作性更强;另外,市场流通品牌不多,可比较性不强,一旦施用效果显著,那么下游的接受过程将较为迅速。
综上所述,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复合肥企业前路堪忧,为站稳脚跟,立足长远,部分企业不得不调整发展方向,另辟蹊径,全新的具有独特优势的产品和政策应运而生,并对推动市场起到了不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