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周五开始,尿素价格开始反弹,有人又说这是企业在炒作环保限产,不可持续。笔者针对当前空头的三大理由,做出一一分析,以正视听。
▼ 煤炭价格下跌,尿素价格失去了成本支撑
亚当.斯密在《富国论》里提出,价格可以低于成本,但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也就是说,一个商品的售价在大部分的时间里会高于成本,长期低于成本是不可持续的。
正是看到企业负债大幅上升,国家开始了供给侧改革,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到了2017年,传统行业全行业亏损的情况几乎消失殆尽,企业盈利大幅改善,而企业也尝到了供给侧改革的甜头,在有利润的情况下,也未必就会大幅增产。
从理论到大环境,笔者认为当前更多地应该关注供求关系的变化,再用成本的眼光去分析市场,政府不允许,银行不允许(信贷从严),企业不愿意,因此可能已经过时。
只有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才会寻找成本支撑,如果存在供应缺口,那么又何必要去关注成本支撑呢?关于尿素的供求关系,笔者之前做了全面的分析,基本的判断是上半年存在较大的缺口,这里不再赘述。假如认同这个结论,那么煤炭价格跌得再多,都必然与尿素价格的走势无关。
▼ 企业开工率快速回升
当前市场担心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气头企业已经全面复产,尿素开工率大幅回升。笔者之前多次论述,气头复产是预期之内的,但这只是存量,并不带来增量,换一个表达就是尿素开工率环比大幅增加,而同比并没有增加,气荒带来的供应减量只能通过同比增加才能弥补。那么后期尿素产量有同比大幅增加的可能性吗?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月最高产量为6月份的550万吨,其它月份都在520万吨以下,试问,一年几乎都没开的装置能那么容易复产吗?笔者认为中国尿素产能过剩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恰恰在此期间参加了一个网站举办的行业会议,这个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尿素行业的有效产能大约为6100万吨,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高度吻合。
由此判定,中国尿素增产的潜力不大,气荒带来的减量很难弥补。
▼ 其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很多人会参照其它大宗商品的走势来分析尿素。不可否认,其它大宗商品的走势对分析尿素市场确实具有参考意义,但在笔者早期的文章中,曾总结过大宗商品走势的三个规律:同一性、差异性和时滞性。明显地,农产品是本轮大宗商品反弹中表现得最差的一个品种,但从近期的CBOT期货看,农产品价格开始上涨,其它大宗商品反而下跌,也就是说农产品价格开始补涨。国内的情况是玉米高居国内种植面积的首位,玉米价格的大幅上涨肯定能拉动其它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可以说化肥需求的低谷期已过。
国内很多大宗商品价格节后走势不好,笔者分析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美国开始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对很多的进口商品开始加征关税。2017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到了2700多亿美元,占中国贸易顺差的60%以上,对美出口受限必然会造成相关行业受到巨大影响,但中国的尿素已经不再依赖出口,再拿尿素来同其它产品来做对照就失去了意义。
无论从周期或者造成本轮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原因看,笔者并没看到对尿素的任何利空。
虽然尿素最近有环保限产,但笔者认为多或少个十几万吨的产量并不是上半年市场涨跌的决定因素。时间已经到了3月中旬,上半年尿素紧平衡的格局已经很难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