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国家幅员辽阔,南北方的气候条件差别很大,而这也造就了新的市场。南方的气候温暖,像海南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蔬菜水果,而这些生长在南方的水果运到北方,就有不小的市场空间。比方说,我在北京就看到过产自海南的哈密瓜。
(2013年12月,我国首条“南菜北运”铁路绿色通道——“百色—北京果蔬绿色专列”正式开通。专列直达北京后,通过有关销售网络直接分销至北京及周边各大市场。)
然而,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情况却有了变化。数据显示,咱们国家的设施蔬菜,也就是大棚蔬菜的面积已经超过了6千万亩,年产量接近3亿吨,为全国蔬菜的季节性均衡供应提供了强大的保障。技术的发展肯定是好事,但是很意外地,却让南方蔬菜的销路受了影响。
比方说,海南三亚的崖州区,当地的黄瓜原本很受欢迎,但是在今年元旦前后,当地的黄瓜却卖不出去了,150块钱一车都没人要。无奈之下,农民们只好用黄瓜却喂牛喂羊,甚至是免费送人。虽然当地管理部门多方面招商引资,但是农民依然没法收回成本。
"南菜"为啥在北方卖不动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年成好,产量高,供大于求,所以销路就不好;另一方面,北方的大棚黄瓜也在最近集中上市,也加剧了市场的饱和。相比之下,海南的蔬菜一下失去了运输和成本优势,自然就出现了滞销的问题。
有海南当地的农民朋友就说,十年之前,北方冬天基本没啥菜,不管种什么,销路都很好。这意味着,当时的市场是需求大于供给的。而这种现象必然会带来更多的竞争者,带来更多的新技术来满足市场需求,大棚蔬菜就是其中之一。所以也可以说,目前冬季蔬菜市场的饱和,也是市场供给关系回归正常的一种体现。
如何应对"南菜北运"利润缩小?
市场变化是不可阻挡的,但是这并不是说咱们就只能干等着。改变种植的品类,就能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比方说,黄瓜在北方的大棚里很好种,南方种黄瓜,肯定没优势。但是就像海南的农民朋友们所说,圣女果、豇豆、苦瓜、丝瓜、哈密瓜、西瓜这样的蔬菜水果,光热需求比较高,这样的种类,依然有不可取代的竞争力。所以,咱们可以在这种生意上下功夫,不但能增加收入,而且还能丰富市场种类。
而品种的改良也是很必要的,现在也有一些南方的朋友们已经开始开拓细分市场。有海南的农民朋友就从国外引进了圣女果和茄子的新品种,专门供应高档西餐厅。在这种潮流下,海南就出现了陵水圣女果、屯昌苦瓜、万宁西瓜、三亚芒果、乐东哈密瓜等众多的新一代农产品。
从这种变化中,我觉得咱们也应该学习到一种思路,那就是,先天的气候、水土优势的确很重要,但是农业技术的发展,最终会让大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靠天吃饭终归不是长久之计,钻研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开拓新市场,才是咱们的制胜法宝。
正所谓:
冬季蔬菜市场变,原先优势难再现。努力寻找新机会,全新思路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