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与耕地质量相关政策。国家对耕地和土壤的重视,对农资企业以及农资产品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农业污染,与农资相关的标准修订及防治立法被提上日程。
针对土壤保护新政策,农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之道就是适应政策要求,不仅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上做文章,更要为保护土壤和耕地服务。8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发展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技术,开发耕地质量提升与土地综合整治技术,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其中鼓励发展的14项现代农业技术均与农资行业相关。
对耕地和土壤的重视,就是守好耕地红线的“命根子”。习近平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告诫:“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
近日,农业部发布《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自8月1日起,农业部耕地质量监测机构将对“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耕地土壤污染区等区域”布设耕地质量监测点,对耕地质量调查进行监测和评价,同时针对耕地污染或破坏的程度提出修复治理的措施建议。行业认为,农资企业要担起土壤保护和修复重任,并抓住产品升级改造机会。
摸底耕地质量 呈“三大”“三低”态势
据悉,上世纪中后期以来,农业部先后组织开展了两次全国性的土壤普查,较为系统地掌握了中国土壤资源的特点,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成果。各级农业部门建立了1万多个耕地质量监测点,制定了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相关技术规程及土壤检测系列相关标准,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技术标准体系。
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表示,中国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使用,退化、污染、基础地力下降等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曾衍德透露,当前中国耕地质量呈现出“三大”“三低”态势。“三大”指中低产田比例大,中低产田面积占比达70%以上;耕地质量退化面积大,全国耕地退化面积占比在40%以上;污染耕地面积大,全国耕地土壤污染点位超标率达19.4%。“三低”指的是有机质含量低、补充耕地等级低和基础地力低。
评估重点农区 耕地监测率先启动
《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提出,将建立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与信息发布等制度。全国农技中心土肥监测处处长李荣介绍,耕地质量评价包括耕地质量等级评价、耕地质量监测评价、特定区域耕地质量评价、耕地质量特定指标评价、新增耕地质量评价和耕地质量应急调查评价等六类。
据悉,目前农业部门已全面启动全国重点农区的区域耕地质量汇总评价工作。已完成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区2亿亩、东北黑土区4.5亿亩、长江中游水稻主产区1.5亿亩的耕地质量汇总评价,完成水稻、油菜、大豆、玉米作物产区耕地质量专题调查评价,正在深化西北区2.3亿亩耕地质量评价和马铃薯、棉花产区耕地质量专题调查评价工作,今年还正式启动了长三角耕地质量区域汇总评价工作。
业内公认,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网络是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的基础。下一步,农业部将优先在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湖南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修复等项目区布设一定数量的耕地质量监测点。同时,积极争取投资,力争在“十三五”时期,以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构建覆盖全国主要土壤类型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
修标立法提上日程 “土十条”部署土壤防治
5月2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对环境污染宣战的又一个国家行动启动。“土十条”对今后一个时期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作出全面战略部署,围绕农用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用地分类管理、新农用地的开发要求、控制农业污染等问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土十条”提出,将对农用地实施分类管理,按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划为三个类别,未污染和轻微污染的划为优先保护类,轻度和中度污染的划为安全利用类,重度污染的划为严格管控类。其中,安全利用类耕地,按需采取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等措施;而严格管控类耕地,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严禁种植食用农产品。
针对严控农业、农资污染问题,与农资相关的标准修订及防治立法也被提上日程。如,2016年底前,将完成《农药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制定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等;2017年底前,出台《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等部门规章;发布《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肥料、饲料、灌溉用水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和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等标准;修订农膜标准,提高厚度要求,研究制定可降解农膜标准;修订农药包装标准等。
“土十条”提出,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推行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现代植保机械,实现2020年全国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
休耕轮作试点 提升耕地质量
6月24日,农业部会同十部委联合印发《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将重点在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等地开展轮作试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和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休耕试点,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提升耕地质量,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等被列为轮作试点,推广“一主四辅”种植模式。“一主”,实行玉米与大豆轮作,发挥大豆根瘤固氮养地作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优质食用大豆供给;“四辅”,实行玉米与马铃薯等薯类轮作,实行籽粒玉米与青贮玉米、苜蓿、草木樨、黑麦草、饲用油菜等饲草作物轮作,实行玉米与谷子、高粱、燕麦、红小豆等耐旱耐瘠薄的杂粮杂豆轮作,以及实行玉米与花生、向日葵、油用牡丹等油料作物轮作。
针对严重干旱缺水的河北省黑龙港地下水漏斗区(沧州、衡水、邢台等地)季节性休耕100万亩,“一季休耕、一季雨养”。湖南省长株潭重金属超标的重度污染区,连年休耕10万亩,实行农艺措施、生物移除及土壤重金属钝化等措施。西南石漠化区,连年休耕4万亩(贵州省2万亩、云南省2万亩)。西北生态严重退化地区(甘肃省)连年休耕2万亩,调整种植结构。
监测“肥料效应” 拔高农资产品要求
《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中还明确指出,各耕地质量监测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土壤墒情、肥料效应和产地环境等监测内容。
肥料效应指什么?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副主任商照聪介绍,“肥料效应”和“肥效”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肥效”更多是指肥料利用率。而“肥料效应”是指肥料使用后,对土壤、水体、农作物、人体安全等多个方面产生的影响。包括:肥料养分本身;肥料增产性;改善农产品品质的能力;以及肥料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活性和氧气交换量等数值的影响……耕地质量监测点具体要增加哪些“肥料效应”数据的监测,农业部应该会在后续发布相关指标。
商照聪认为,农资生产企业仅靠保证肥料质量本身,无法应对全面的肥料效应监测。对此商照聪建议,第一,要加强精准的农技服务指导。通过合理施肥,充分发挥肥料的正面效用。第二,加强推广套餐肥。根据季节、农作物、土壤情况等,合理搭配底肥和追肥的用量及配比,降低肥料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从而减少对环境的胁迫。第三,发展液体肥料和水溶性肥料。第四,传统复混肥可以针对作物升级作物专用肥,提高针对性。第五,对于单质肥料,商照聪建议,添加腐植酸、海藻酸等提质增效的生物刺激素物质,或添加一些微量元素,如锌等,帮助单质肥升级。
土壤分级保护修复 四类农资产品适用
《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中明确,对耕地质量监测点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价后,还要针对耕地污染或破坏程度提出修复治理的措施。
商照聪表示,以往为了保证耕地的质量和农产品安全,会定期休耕或轮作,利用生态的自我修复功能,让土壤自己调节到良好的状态。然而,面对当前农业现状,必须借助土壤修复产品。“大肥是给作物提供营养的,土壤本身不需要大肥,土壤是农作物的消化道,要将营养转化后提供给作物,因此土壤中需要相应数量的活性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
他还表示,此次调查后,会将土壤分为几个等级,土壤情况好的继续保护,相对好的边用边治理,有污染的要进行修复,重度污染的重点修复或者放弃农用。具体如何分级,要看农业部调查之后的结果。
对于土壤修复,商照聪认为有四类产品适合使用:一是腐植酸类肥料产品;二是餐厨废弃物经过安全处理和发酵后制作的农用肥料;三是味精、制糖等残渣经过安全处理后生产的农用肥料;四是经过安全处理、腐熟后的粪肥,以及还田的农作物秸秆。
制定肥料分级标准 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在今年第二十三届磷复肥行业年会上记者获悉,国家强制性标准《肥料分级要求》已经完成编制工作,并呈交到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审批。业内分析,作为一项强制性标准,肥料分级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会加大对低端肥料的淘汰力度。
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秘书长李刚表示,该标准通过限制原料的准入和控制成品中有害物质的指标,将肥料分为生态级、大田级,园林级。标准一旦实施,意味着厂家生产的产品必须标注肥料级别,此举既呼应了生态农业的发展,也倒逼企业变革。据悉,肥料分级标准已送交相关政府部门,但审批尚需要一段时间。
据悉,《肥料分级要求》标准制定工作从2012年3月8日在北京启动。时任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农业处副处长蔡彬解释说,制定肥料分级标准,可以有效控制有害物质通过肥料进入土壤和食物链的途径,确保粮食质量安全;按照有害物质的含量分级指导,建立分对象施用等安全施肥规则;提高肥料安全质量水平,提升生产企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
链接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与耕地质量保护和土壤修复相关的表述包括:
突破农林生态系统氮磷、有毒有害化学品与生物、重金属、农林有机废弃物等污染机理基础理论及防治修复重大关键技术瓶颈,提升技术、产品和装备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制定重点区域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方案,有效遏制农业面源与重金属污染问题。
突破肥药减施、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生态修复、农林防灾减灾等关键技术,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关键技术研究,提升农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能力,推动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格局。
加强盐碱地水盐运移机理与调控、土壤洗盐排盐、微咸水利用、抗盐碱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替代种植、水分调控等基础理论及改良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新型高效盐碱地改良剂、生物有机肥等新产品和新材料。开发盐碱地治理新装备,选择典型盐碱地及低产田区域建立示范基地,促进研发成果示范应用。
研究农林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林业剩余物等)和新型生物质资源(能源植物、微藻等)的清洁收储、高效转化、产品提质、产业增效等新理论、新技术和新业态,使农林生物质高效利用技术进入国际前列,利用率达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