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马铃薯主粮化的浪潮,让小小土豆当下最炙手可热,成为种植者、农资企业、经销商共同追逐的目标。春节过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记者先后参加了四场以马铃薯产业为主题的论坛和会议。
奔走于这些马铃薯会议中,记者发现,理想很美好,而现实很骨感。市场机制不完善加重了马铃薯种植风险。专家认为,宏观层面,要加大生产扶持,强化信息服务,完善市场机制,加强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完善价格调节措施,建立市场信息预警体系,帮助农民抵御市场风险。农业部提出,到2020年马铃薯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对于农民来说,不仅要低头种地,还要抬头看市场,不可盲目增加种植面积。
第四大主粮的发展前景为马铃薯产业勾勒了一幅美好蓝图,但产业同时面临诸多现实问题。从农民收益看,马铃薯价格仍有异常波动的风险,需要完善市场机制,帮助农民抵御风险。从种植层面看,当前主要种植方式仍然粗放,单产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加强技术手段才能确保增产增收。从生产格局看,种植户单打独斗,无法形成品牌效应和规模效益,产业化发展才是方向。从产业链来看,要想大幅提高马铃薯的消费量,从品种选育到加工产业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管控价格风险 完善市场机制
农民种哪种农作物,最重要的就是看农产品好不好卖、赚不赚钱。记者了解到,常年以来马铃薯种植收益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除了土地、人力各项成本逐年提高外,马铃薯价格忽高忽低,也是农场主们最大的风险。
3月25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的第三届马铃薯农场主大会上,来自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农场主郑先生告诉记者,他承包的5000亩土地全部种植商品马铃薯,亩产在2500公斤左右。正常年份马铃薯售价在1.0~1.2元(公斤价,下同),除去成本,每亩地的收益只有500~600元。他还说,马铃薯售价在0.9元左右,才能收支平衡。而近几年价格忽高忽低,2015年初就出现过0.4元的行情,很多农民不敢扩大种植面积。不过,今年年初最高售价到了2.4元。
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李辉尚分析,今年以来马铃薯价格一路走高,主要得益于春季市场供应偏紧。短期内马铃薯很难摆脱价格波动的行情,这是由市场供需状况决定的。
种植面积将稳中有增。从种植分布上看,国内马铃薯主产区沿着黑龙江——云南这一狭长斜线横贯南北,近10年种植面积呈波动增长趋势,“十二五”年均增长0.9%。2014年,主产省份四川、贵州、甘肃、内蒙古等面积均超过800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58.8%。当前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逐年调减,马铃薯可能会成为“粮改经”的重点替代品种,种植面积将增加。有关部门预测,2016年西北、西南、东北等主产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增幅达100万亩左右。
需求量短期难明显增加。据统计,中国每年马铃薯产量约9500多万吨,只有不到50万吨用于出口,大部分在国内消费。国内消费主要用途中,鲜食占比60%左右,饲用23%左右,加工9%左右,种用3%左右,损耗5%左右。从近几年的数据看,占比最大的鲜食马铃薯消费量处于平稳饱和状态,主要增量在全粉生产和鲜薯加工领域。不过,2015年全行业的加工转化量也仅有800万吨,不到马铃薯产量的10%。按照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目标,到2020年加工转化率提高到30%,5年内加工转化量要提高近4倍。
李辉尚认为,种植面积增加将改变马铃薯市场供需状况,而提升下游深加工能力成为马铃薯产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工产业如果不能消化新增产量,种出来的马铃薯是无法直接替代主粮的,而且新增产量可能给价格带来负面影响。
李辉尚判断,在产业格局没有重大调整之前,马铃薯价格还将遵循常年波动的规律:时间上,5~6月份是高点,7~8月份是低点;地域上,南方高位,北方偏低。
改善种植方式 开拓增产空间
农产品好不好卖、赚不赚钱取决于产量和品质。记者了解到,在中国,马铃薯是规模化种植水平较高的作物,但单产仍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很大距离。即便在国内,由于气候、品种不同,特别是种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各地产量水平也有较大差距,精细化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潜力。
资料显示,中国马铃薯单产水平在世界上只能排在第三梯队,荷兰、美国、白俄罗斯、日本等国均在中国之上。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世界马铃薯平均单产为16吨/公顷(约1067公斤/亩),中国为15吨/公顷(约1000公斤/亩)。当前国内马铃薯亩产从500多公斤到上万公斤不等。这里有气候、地域、品种等客观因素,也有种植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在第三届马铃薯农场主大会上,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授金光辉教授表示,目前中国多数马铃薯种植还停留在粗放式阶段,不重视精细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量和品质。尤其是土传病害威胁增加。枯萎病、黑痣病、干腐病、黑胫病、疮痂病、粉痂病等土传病害在主产区的防控压力依然巨大。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研究员曹春梅介绍,马铃薯一旦染上粉痂病,商品价值就大大降低,只能用于淀粉加工。而染病的土地7年内都不能再种马铃薯。
要改善土传病害防控现状,不但要推广脱毒种薯,还需要改善马铃薯科学施肥技术。近些年,随着科学施肥理念的推广,马铃薯施肥观念也在变化。安徽六国化工营销副总经理查日辉告诉记者,在内蒙古和河北的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专用肥在改善土壤养分、提高马铃薯品质上的优势已经广为传播,正在取代过去的“老三样”或通用型复合肥。
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马铃薯种植效益有很大潜力。北京新惠农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在马铃薯主产区推广液体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经理甘良涛告诉记者,从施肥角度来说,首先要认识马铃薯的养分吸收特点,提倡养分均衡供给理念,通过水肥一体化增加追肥比例,提高化肥利用率。针对业内对含氯肥料的认识误区,他提出,只要适度合理施用,就能起到既增产又节本的效果。
提高规模效益 创新产业模式
马铃薯种植是产业链中最核心的一环,也是竞争力最弱的一环。记者在河北围场县采访时,当地一位政府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虽然当地马铃薯种植规模较大,但种植户从生产、收获到仓储,再到销售,都是单打独斗,抗风险能力低,无法形成品牌效应和规模效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自发的产业化组织正在兴起。
记者了解到,农场主最困惑的是马铃薯怎么收、怎么储和怎么卖的问题。生产中有两方面实际困难:一是播种和收获需要大型机械,而这类设备大多都是进口的,售价不菲,即使对于种植大户来说,一次性投入成本也太大。二是储存要求高。种植户为了等待更好的行情,常常需要把马铃薯储存一段时间。但传统的仓储方法很容易造成马铃薯腐烂,而建造现代化的仓储库,不是普通农户能够负担起的。有人曾对比过中美两国的马铃薯农场主,美国拥有全方位的农业服务和机械化设备,种植马铃薯是很体面的工作,农场主也不必担心销路;在中国则相反。
受到启发,3月初,河北围场县发起成立了马铃薯产业联盟。广聚菜园总经理张艳丰作为产业联盟的发起人,提出“公司+银行+合作社+基地农户+城市社区”的发展模式,提出了破题思路。据张艳丰介绍,这一模式将整合农资、金融、仓储、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领域的优势资源,共同为马铃薯种植户服务,实现多方共赢。具体讲,集中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同时提高农资质量;联盟帮助种植户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降低贷款成本、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而加入到联盟中的化肥、农药、种薯等农资企业,统一管理、售后服务跟踪,还解决了欠款困扰。他认为,抱团能提高农产品的议价能力和供应商的服务水平,还便于申请政府补贴,便于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和数据中心。
起步更早、规模更大的中国马铃薯农场主联盟也在产业化方面做了很多尝试。中薯联制定了七大中长期发展目标:一是逐步建立完善马铃薯农场主联盟产业信息和培训服务体系;二是建立马铃薯产业技术集成创新体系;三是建立马铃薯产品技术融合推广辐射体系;四是建立马铃薯农场主联盟品牌策划推广体系;五是建立联盟市场拓展营销体系,实现产销结合;六是建立联盟对外交流与合作体系,积极探索政策资助与交流合作渠道和运行机制;七是建立组织产品评测和行业自律体系,促进马铃薯种植产业规范管理,促进行业发展。
强化品种选育 延伸加工产业
从上下游产业链来看,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品种选育和加工产业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脱毒种薯的推广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马铃薯的单产水平。不过,当前种薯企业良莠不齐,市场不规范,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中国马铃薯农场主联盟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李文刚认为,推动种业发展,要从几个方面入手:育成一批具有强劲市场竞争力的品种;改善马铃薯品种权保护,提升育种家的创新驱动力和创造力;建立育种龙头企业,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等。对种植者来说,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种薯,切不可贪图便宜。
储藏难是马铃薯主粮化一大障碍,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鲜薯的加工转化,而全粉加工是目前占比最大的加工方式。据有关部门统计,2015年全行业加工转化数量超过800万吨。其中,250万吨(不含加工损耗)用于全粉加工,全年生产马铃薯淀粉优级品和一级品约32万吨。其他加工方式还包括薯条、薯片等。数据显示,全粉生产能力近两年增速放缓,增速从2007~2009年的66.0%、57.8%和28.2%,逐渐放缓至2010~2012年的17.9%、16.9%、14.3%相对平稳水平。有专家分析,这与全粉加工技术尚不成熟有一定关系。加工产品主要是熟全粉,不能依照目前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进行再加工。
对此,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刚研究员表示,让马铃薯成为中国人饭桌上的主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更要在品种选育、全粉加工和原薯加工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产业规模化。马铃薯具有营养全面的特点,有关企业应研发更多高附加值的加工型产品,拓宽马铃薯加工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