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个月,刘井震的西瓜才能上市。现在,上海、南京等地的水果批发商已和他签订了包销意向,有的还付了定金,这让刘井震和合作社的瓜农更有干劲了。日前,笔者来到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伍明镇寺后居委会,看到连片的西瓜种植基地里到处是繁忙的劳作景象。
粮食经纪人改种瓜果
刘井震曾是一位粮食经纪人,常年从事玉米、小麦收购生意。收购的粮食主要销往江西、福建、广东、浙江等地。“收购粮食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在资金周转方面有一定的风险。这两年我想拓宽业务范围,丰富经营种类,降低市场风险。”
刘井镇把目光瞄准了种植。2014年底,他在伍明镇寺后居委会等地流转土地1000多亩,目前种了100多亩蔬菜、400亩红芋、410亩西瓜。“蔬菜园里,葱、小白菜等绿叶菜长势喜人,正在上市。下半年,我打算种植茄子、黄瓜、番茄等反季节蔬菜。”
在刘井震的农业园里,西瓜的种植规模最大。“我多次跑市场发现,西瓜需求量大,市场消费较稳定。今年是我们种植西瓜的第一年,选择的是麒麟西瓜,具有皮脆、无籽、味甜、口感好的特点。这个品种的西瓜一季可出四茬左右,一茬一亩地可收获三四千斤。目前,我们与瑶海农产品批发市场,南京、上海等地的农贸市场签了订单协议,70%的产量已经有了买主。”
西瓜品质技术把关
订单意向已经达成,西瓜的品质至关重要。为此,刘井震专门从阜阳临泉等地请来了6名师傅,他们是有着十多年西瓜种植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刘井镇给每位技术人员分配了十来个大棚,从育苗到采摘,技术人员全面负责西瓜的产量和质量。
在西瓜育苗棚内,技术员于信涛正在细细查看。“西瓜苗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西瓜的品质。育苗不怕晴天,就怕雨天。瓜苗对棚内的温度要求较高,为了保暖,棚内共搭了三层膜,棚内安装了灯泡加温,地下铺了地暖线,形象点说就是地热毯。其次,西瓜苗不是种在普通土地上,而是种在营养土基质里,营养土放在营养板上。一个营养板有54棵苗,一亩地种50棵苗。从种子到移栽,大约要35天。”聊起西瓜苗的培育,于信涛讲得头头是道。
为吸引技术人员,刘井震为技术员开出了每人每年6万元的薪资。此外,刘井震还制定了激励措施。“大约5月10日,第一批西瓜要采摘。我们将举办一场比赛,从西瓜产量、品质等方面评选。获得第一名的技术人员奖励2万元,第二名奖励1万元,第三名奖励5000元。”
加入合作社有奔头
为扩大种植规模,带领村民致富,刘井震成立了井震农民专业合作社。寺后村村民马存国爷俩都是合作社社员。马存国今年67岁,见到他时,他正在西瓜大棚外挑水,看起来干劲十足。“我儿子在合作社承包了20多亩地。这是他第一次种西瓜,我们会尽全力支持。”
马存国的儿子马后举今年38岁,曾到浙江宁波打工十几年。“外出工作收入虽然不错,但花销也大。更重要的是,我们挂念家里的儿女和老人。母亲有腰椎间盘突出,父亲年龄大了。我是家里的独生子,想在家乡多照顾照顾他们。小儿子今年9岁,正是成长的关键时期。我们虽然经常电话联系,却无法辅导小孩的作业,家长会更没机会参加。思考之后,我们决定回乡就业。”
马后举告诉笔者,家里本来有四五亩地,种的是小麦和玉米,每年收入四五千元,经济效益有限。“去年秋季回来后,我寻思种点瓜果蔬菜。听说镇里的种植大户刘井震种西瓜,还聘请了技术专家指导,俺就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提供统一配种、统一农技、统一农机、统一销售服务。今年跟着大户一起干,盼望有个好收成。”马后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