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7月下旬下发《关于推进化肥行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今后化肥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和发展方向。提出到2020年,氮肥产能6060万吨(折纯量,下同),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磷肥产能2400万吨,产能利用率提升至79%;钾肥产能880万吨,自给率提升至70%。
对比2014年国内化肥产能情况就会发现,到2020年,虽然氮肥和磷肥产能整体上还是增加,但增长量却非常小。2014年中国氮肥产能6000万吨,2020年6060万吨,仅增加60万吨;2014年磷肥产能2350万吨、2020年2400万吨,仅增加50万吨。氮肥和磷肥产能近似于零增长,主要原因是现有的产能已经很大,供需矛盾较为突出,淘汰落后产能显得更为紧迫,而不是发展新产能。
钾肥由于自给率不足,约一半需从国外进口,所以增长幅度相对大点,但考虑到钾资源的可持续性和稀缺性,钾肥行业也不得盲目扩产。2014年中国钾肥产能677万吨,2020年880万吨,增加203吨,增幅30%,年均增长率5%。
提出这样的总量调控目标,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根据农业生产需求确定。化肥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支撑,为农业服务,根据人口增长及对粮食的需求,确定农作物目标产量,然后根据每种农作物需要多少氮肥、磷肥、钾肥,就可以确定化肥需求总量。二是根据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目标确定。化肥为中国农业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近年来,化肥的过多过滥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导致环境恶化。根据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因肥料滥用、农药污染等因素导致的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高达19.4%。耕地土壤污染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2015年3月,农业部制定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要求“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用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办法减少化肥使用量,同时又达到增产的效果。
面对这样的状况,化肥企业必须改变以前摊大饼、一味贪大求全、盲目扩大规模的发展方式。工信部提出,今后原则上不再新建以天然气和无烟块煤为原料的合成氨装置,氮肥行业参考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方案进行减量置换,也就是淘汰了旧产能,才能新增产能,并且新增的产能要小于淘汰的产能;磷肥行业不再新建或扩建湿法磷酸及配套的一铵、二铵装置。
另外,更重要的是,企业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去年国内化肥总产能已达13167万吨,化肥产量达到8011.73万吨;而化肥需求量仅为6610万吨,生产过剩量在1401.73万吨,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但目前产能过剩停留在传统基础大化肥层面,科技含量高的高效肥料、专用肥、水溶肥短缺。工信部提出,力争到2020年,新型肥料施用量占总体化肥使用量的比重从目前的不到10%提升到30%,氮肥、磷肥企业非肥料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达到40%~50%。鼓励开发高效、环保新型肥料,重点是掺混肥、硝基复合肥、增效肥料、尿素硝酸铵溶液、缓 (控)释肥、水溶肥、液体肥、土壤调理剂、腐植酸、海藻酸、氨基酸等,包括稳定性肥料所需要的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等添加剂和液体复合肥所需的工业磷酸铵、聚磷酸铵、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等优质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