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盐碱地改良研究取得新突破——
改良当年见成效 不毛之地变良田
编者按
盐碱地被称为土地的“绝症”,几乎是一片不毛之地。
在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把盐碱地改造成良田,一直以来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但由于原有盐碱地改良技术的成本高、年限长,很难用于生产实践。
经过我国农业科学家的多年研究探索,盐碱地可以实现快速改良,不仅当年见效,而且成本低廉。有理由相信,这项技术一旦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对“中国碗满盛中国粮”将信心满满。
由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胡树文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以缓控释技术为核心,采用缓控释土壤调理剂、缓控释抗盐碱种子处理剂、缓控释肥料等对盐碱地进行综合改良,在相对较低的投入条件下,实现了盐碱地的快速改良,使重度、中度盐碱地经过1~3年的改良,即可收回成本,这项技术突破正在引领我国盐碱地改良研究。
目前,该项技术已分别在吉林省通榆县、镇赉县、乾安县的水稻、玉米、绿豆、高粱,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的水稻、玉米,内蒙古林西县的甜菜、向日葵,以及甘肃省酒泉市的甜菜、洋葱上进行了较大面积的试验示范;还针对不同的盐碱类型,在山西、河北、山东、天津等省市,开展了盐碱地改良的田间试验与示范,均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效果。针对这项技术,该团队正在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过去绝收旱地当年可获千元收益
7月21日,在位于查干沐沦河两岸的内蒙古林西县隆平乡七一村重度盐碱地上,经过今年土壤综合治理改良,种植的甜菜、向日葵长势喜人,一片绿油油的景象。
当地种植户安新国指着对照田里仅存的几棵弱小枯黄的小苗说:“以前这种重度盐碱地块,种植甜菜、葵花都是绝收的。用了中国农大胡教授的盐碱地综合治理改良技术后,盐碱土壤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坚硬的盐碱土壤已变得比较松软。从目前甜菜的长势看,预计亩产4000公斤没有问题,除去种子、水、肥、田间管理、改良成本等,每亩纯收益能达到1000元。”
在这片郁郁葱葱的甜菜地里,林西县老科协副主任胡殿生说:“pH在9.5以上的重度盐碱地,当年改良当年见效,这极大的鼓舞了农户改良盐碱地的信心。胡教授的技术从小处说是让安新国一家种田有钱赚;从大处说,林西县查干沐沦河沿岸有15万亩盐碱地,如果将这项技术加以推广,林西县可增加15万亩高产田,将推动林西县的农业生产迈上新台阶。”
盐碱地水田改良当年可收回成本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黑鱼泡镇腰围子村村民王玉成,今年新开垦了15亩盐碱地,使用该项技术后,正处于孕穗期的水稻生长正常。他预测,从长势看,水稻可亩产400~500公斤。
他的大哥王玉柱今年也开垦了一块8亩的土壤条件接近的盐碱地种植水稻,由于按照常规种植,没有采用这项盐碱地综合改良技术,稻田里的秧苗已经基本枯死,收获无望,让他血本无归。“看来种田靠老套路不行,必须学习科技!”王玉柱感慨道。
“当地有很多盐碱土地,但是由于没有相关技术,农民都不敢轻易投入进行改造。”镇赉县农技推广中心原副主任吴长江测算,采用胡教授的盐碱地综合改良技术,一公顷水田改良剂投入4000元,加上种子、化肥、农药等共需投入10000~12000元,产量在6000公斤,毛收入可达18000元,除去成本还有6000左右的盈余,完全可实现当年改良,当年收回成本。吴长江副主任还透露,经过胡教授2年改良的重度盐碱地已经基本变成良田,预计今年亩产水稻可达600公斤。
同样的情形在吉林省通榆县八面乡宏大村一农场的盐碱地改良区呈现。据种植水稻20多年的技术人员张志平介绍,他们有10亩左右的废弃重度盐碱地,因为碱性大,今年原本已放弃种植,后经人介绍得知胡教授的盐碱地综合改良技术,便决定试一试。记者在试验现场看到,按照常规种植技术的田块,水稻秧苗瘦弱枯黄,生长处于停滞状态。而使用了这项盐碱地改良技术的田块,水稻长势茁壮。“虽然插秧时间较正常晚了约20天左右,但长势可与已经种植了4年的熟田有一比。这项技术真是太好了!”张志平无比兴奋地说。
“通榆县有300多万亩盐碱地,这里有很好的地下水资源,未来3年,通榆县计划再发展水田7万亩,有了这项技术支持,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利用盐碱地开发水稻田的信心!”通榆县水稻开发办主任袁旬英,在看了水稻对比试验的效果后,对这项技术赞不绝口。他表示,过些日子,打算把全县的水稻种植户组织起来,开个现场会,到此参观学习,以推动全县水稻种植技术的提高。
接地气的技术有很大的推广空间
吉林省通榆县东固村村民施久军,在去年没有任何收成的重度盐碱土地上,采用该项技术后,种植的玉米与绿豆均长势旺盛。施久军告诉记者:“胡教授的这项技术很接地气!我今年种植的玉米,发芽率高,不缺苗,从长势看每亩收成400公斤以上没有问题。”
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三合乡渔场农户张力,于去年承包了该县渔场经过平整成方、沟渠配套的盐碱稻田300亩,虽然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但是今年6月突发的一场暴雨,让所有田块的秧苗被淹6~7天,受到严重涝害。
“使用了胡教授团队的盐碱地改良技术的田块,泥水分离迅速,煞浆快,田水清澈,利于插秧,插秧后缓苗返青快,并且在涝害过后,秧苗不倒,恢复快。”张力介绍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采用这项盐碱地改良技术的田块水稻长势非常好,已经到了孕穗期;而没有使用该项技术的田块,由于受灾后秧苗漂浮,目前全部被杂草覆盖。
将胡教授盐碱地综合治理改良技术示范引进到大庆市的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张虎成表示,仅大庆市就有300多万亩盐碱地,该盐碱改良技术应用效果显著,在大庆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空间。
据胡教授介绍,该盐碱地改良技术使用非常简单,首先选取代表型土样,化验土壤的指标,依据测定的参数制定改良方案。合理使用缓控释土壤调理剂、缓控释肥料,用缓控释抗盐碱种子处理剂进行拌种(蘸根),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合理追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