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特殊商品。保障化肥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对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春耕以来我国农资价格上涨明显,特别是化肥价格出现了大幅攀升,推高了今年粮食生产的成本。
1-9月份肥料平均出厂价:
国产尿素2279元/吨,同比上涨25.2%;
磷酸二铵3186元/吨,同比上涨30.1%;
氯化钾2568元/吨,同比上涨23.7%;
复合肥2696元/吨,同比上涨21.3%。
究其原因,首先,化肥价格持续上涨受原材影响较大。从9月末的价格看,煤炭、天然气、硫磺等化肥原料价格的同比涨幅都在一倍以上。化肥库存水平也较常年偏低。
其次,国际化肥价格大幅攀升。受全球流动性充裕、粮价上涨刺激化肥需求等影响,国际上的氮磷钾肥均出现了大幅上涨。由于化肥价格暴涨,美国明年玉米收益或骤降40%,利润下降约25%。
今秋以来,北方降雨偏多,特别是9月下旬以来两轮强降雨,导致全国秋收秋种进度比常年明显偏慢。目前北方冬小麦播种处于大范围的开展阶段,但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麦播进度比常年偏慢二到六成。
目前,全国秋粮收获近八成,进度比常年明显偏慢。北方冬小麦播种处于大范围的开展阶段,其中晋冀鲁豫陕麦播进度比常年偏慢20%——60%。而河北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陕西关中等地部分地区将很可能错过冬小麦最晚播期。
而农资高涨不下更是对农户的双重打击。据推算,每亩小麦会因肥料上涨增加60-90元成本,折合每公斤0.1-0.2元。再加之后期的燃料、农药、薄膜等农资成本的进一步上涨,预估计小麦种植成本每公斤至少增加0.15元。
近年来,小麦种植一直处于盈亏或小幅盈利,大幅提高的种植成本,特别是冬麦区土壤湿度大,需要额外增加人工,这些不利因素都会降低农民主动管理意愿,降低单产潜力。
经济日报近期撰文表示,莫让种粮成本侵蚀农民收益。在当前粮食保供稳价、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的情况下,国家需加大种粮补贴力度,确保农民种粮有合理收益。要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让粮价保持在合理区间。
在提高粮食价格和降低生产成本两个选项中,靠粮食涨价提高农民种粮收益的可行性不大。国家相关部门须从调控种植成本入手综合施策,实施化肥保供稳价政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速规模化经营,再辅之以农业补贴政策,多措并举稳定农民种粮成本,增加农民种粮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从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10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保障农资供应、稳定农资价格。保障原料和用能,促进农资企业扩大生产,加强进出口调控,增加化肥、农药供应。
农业农村部也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化肥市场形势跟踪分析,积极推动保障化肥生产要素供应,提高企业产能利用率,强化储备调节作用,畅通化肥运输配送,维护市场流通秩序,大力推进化肥减施增效,切实做好化肥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