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青岛农业绿色发展,2020年,青岛市积极筹措资金,统筹整合市级财政资金3.09亿元,用于支持废弃物回收等项目。
其中,统筹安排资金1.67亿元,支持全市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秸秆、尾菜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标准地膜和可降解地膜推广示范行动,突出果菜茶等用肥、用药量大的作物,分别在即墨区、平度市、莱西市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创建,全市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全覆盖;分别在即墨区、平度市、莱西市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创建,在五个涉农区市开展以马铃薯秸秆、蔬菜尾菜、果枝落叶和秸秆、花生壳、菌渣为主的堆肥示范。
目前,全市堆肥还田7万方,增施商品有机肥2万吨,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8000万个,推广标准地膜8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8.5万亩,深松深翻整地37万亩,开展降解膜包裹秸秆生物热气肥技术试验示范4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通过生物堆肥还田,不仅将农民使用有机肥成本从800元/亩降低到200元/亩,化肥用量降低15%以上,土壤酸化、盐渍化等问题也得到明显改善,有效破解了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难题,大大缓解了作物秸秆尾菜、畜禽粪便等农牧有机废弃物环境污染压力,变废为宝,探索出粮田耕地地力提升的新途径。
据悉,青岛市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已实现全覆盖,通过生物堆肥还田,将农民使用有机肥成本从800元/亩降低到200元/亩,化肥用量降低15%以上,土壤酸化、盐渍化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有效破解了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难题,大大缓解了作物秸秆尾菜、畜禽粪便等农牧有机废弃物环境污染压力;统筹安排资金0.17亿元,推进农药减量控害,发挥专业化服务组织优势,通过无人机开展小麦条锈病和草地贪夜蛾统防统治,通过远程智能监测系统,利用23处病虫测报点、23处检疫监测点提高病虫监测预警能力,促进我市农业丰产又提质,全市小麦“一喷三防”作业面积320万亩,玉米无人机喷防面积2.08万亩;在有效防控下,小麦条锈病仅发生435亩,玉米草地贪夜蛾仅发生858亩,发生区域防控处置率达到100%,发生地块损失率全部在3%以下,保障了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