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贱伤农”!农民种地的收入是一年不如一年!先是产量本就很低的国产大豆价格下行,再拿不到补贴,农民没有利益都不种了,然后是玉米不尽人意的价格,现在又轮到水稻了......尤其又赶上突发情况,稻农们更是难上加难
农资上涨!!!
以水稻为例,一亩地要90元的种子,要150元化肥,农药、除草剂....,耕地要240,收割机要150元,一亩地只能900——1000斤左右(备注,只代表部分人,现在各地成本、收益因为土壤,管理等等影响差异也很大,才1.28一斤。
栽插、打药、晒谷的工钱还没算,这还是经济账,还有日晒雨淋,披星戴月的辛苦。还有天灾,比如病虫害,洪水,大雨,大风,冰雹的风险,你算算粮食便宜吗,种十亩地不要成本也才一万多块钱,现在几乎没有年轻人在家种地,因为在外打工半年就能两三万收入。
城市人不种地生活却比农村好为什么,城市人还瞧不起农村人!因为贫富差距太大了,我们农村人团结起来种了粮食囤起来就是不卖给城市人。你看看粮食能涨价吗,让他们知道知道种粮的辛苦。我以后就只种一点自己吃的,多了不种。
当年周总理就说过,农民不种粮,最先饿死的就是不种粮的。不把农民当回事,农民也不会把别人当回事。再不涨价,大家要么不种那么多,要么都去种药材,瓜果,还有别的什么,到时候,就看你们吃药材,吃瓜果当饭吃。
非农业居民:不要涨!
我们只是小老百姓,粮食价格低我们总归有点好处。农民囤积,国家不会允许,你也没办法囤积,就算国家不管,外国进口价格便宜,没人顶得住,不要说别的国家不卖给中国的话,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稻价上涨受阻原因!
(1)粮食是社会的基础物资,粮价的上涨必然带来一系列连锁涨价,使全社会进入通胀螺旋,到时粮价表面上涨,实则更不值钱。
(2)中国种粮成本远高于美国等国家,中国单方面涨价,必然形成和国际粮价的倒挂,到时黑市盛行,也不可能长久维持。
普通农民的出路,国家完善社会保障兜底,完善教育,通过城镇化将农民变成居民,从事其他行业谋生,留下一部分成为新型农民。未来农村种地的模式将很可能向美国看齐,能者多种,通俗讲就是再造地主,再加上一个中国国情——公有制+半私有确权下的土地流转。
今日国内稻谷行情不容乐观!
今日国内稻谷行情呈稳中趋强运行,基层购销恢复好转的迹象非常小。东北产区米企的开机率不及南方,交通阻碍是重要因素之一。今日国家将进行临储投放,预计成交向好,毕竟这是米企采购原粮的一种方式。国内大米方面,节后大中院校、农民工返城都有不同程度的推迟,随着疫情的好转,居民大量采购工作也将得到缓解。副产品价格持续将保持稳定,但多数是有价无市。
可行性:
一个农民种一亩,十亩,一百亩,乃至一千亩甚至更多,所花费的时间都是一个周期。但是投资与收入有很大的改善,在同样的粮价下,种一亩只是一家人的口粮,种十亩可以维持生计,种一百亩可以赚到一些收入。
种植更多,如果管理得当,技术到位,有很强的抗风险经验,在农机,农资可以最大优化,成本可以降低。收益自然有所提升。就有可能与国外粮价形成竞争力。
还有,粮价不能成为物价的基准,应该剥离粮价是物价基准的功能。也就是说,粮价波动不能成为物价波动的因素。这方面的条件已经成熟。在过去,解决温饱是主要方向,一个家庭购买粮食占据了一个主要支出的比例。而现在,购买粮食占据人们消费支出已经是很小的比例,可以说即便米价上涨一倍,也对家庭生活影响不大。实际上,如今我国人民最大的影响生活的不是粮价而是房价。
粮价太低,农民不愿意种粮是个不好的信号。同时也引发浪费粮食,种粮农民收入不能提高的后果。虽然也客观有利于倒逼农民产业结构调整,但是基本的粮食生产必须充分得到保障。如今,已经是市场经济了,粮食一方面也要进入市场自己来调节,另一方面,国家的宏观调控关系到国家安全,还是不能完全放松的。因此,粮价的涨跌,应该综合各方利益与国家安全的权衡,与整体的收入水平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