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一:中央一号文件(2020年2月5日《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即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
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粮食生产要稳字当头,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中央财政持续支持抓紧抓好粮食生产,我国保持了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和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的总体稳定,农机购置补贴有所增加,为充分调动亿万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重农抓粮积极性创造了条件。
来源二:
19年12月22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农业农村部官网,来源绝对可靠!)
会议宗旨:“稳字当头”、“保供给”、“保增收”、“保小康”。
提炼会议精华(目标任务):稳定粮食生产,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生猪供给、非洲猪瘟防控,精准脱贫工作,农村“大棚房”整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量的合理性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做深做实。
此外,咱们东北种玉米的朋友,都知道玉米补贴非常关键,国家已经连续发放4年。2020年,国家还会继续在东北发放玉米生产者补贴!
近日,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2020年全国粮食生产要确保谷物面积稳定在14.2亿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落实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稻谷补贴和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加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
小麦、稻谷和玉米补贴确定继续发,就是最好的定心丸。未来关于补贴更多的消息,水稻行情会持续关注,并在第一时间为大家发布。
我们稻农最关心的生产者补贴和最低收购价确定在2020年都可以拿到了,心里有底后,咱们冷静下来好好分析“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蕴含的诸多道理吧!
其实细心的农民朋友们不难发现,短短的一段新闻稿,利用了众多篇幅提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市场导向的要求和市场所需供给约束为标准,规范政府的权力,意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捞干的说,除了“稳字当头”外,我们还要主要关注三方面的改革:“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
一、去库存
从产生库存多的根本原因入手,之所以产生如此多的库存,那是因为我们的粮食质量和结构出现了问题,不切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
1、种植优质有竞争力品种
2、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二、降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用在农业上也同样适用。具体形式:
1、适度发展规模化经营(“土地托管”这个词大家应该并不陌生)
2、减少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
3、增强社会服务意识
三、补短板
对于农业结构短板问题,各省市既有相同处(农业若于其他产业的“天生弱质性”),又各有不同。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2、缺少紧缺型农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所以,“跳出农业抓农业”,“增强一二三产业链融合”,“拉长农业产业链”显得格外重要,具体措施:
1、农产品加工业向种养基地靠近
2、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剩余劳动力丰富的区域靠近
3、特色优势农业向优势资源和有相应产业基础的地方靠近
农业目前正处于“供需失衡”、“三量齐增”(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的怪圈中,苦苦挣扎。一、玉米、棉花产量增加,大豆产量减少(鼓励种植大豆、出台诸多优惠政策也是结构调整的一项措施)。二、国内粮食生产因为生产成本高缺乏国际竞争力,单纯的依靠价格保护政策又触及“黄箱”天花板,所以农户们要对取消最低收购价有个心理准备。三、生产成本“地板”不断提高,“土地托管”是农业规模化生产的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