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山东德州120亩扶贫土豆迎来丰收,上市前却没想到“扶贫土豆”变成“愁人土豆”,4、5毛钱每斤都卖不出去。在陕西华阴,大量优质的紫皮大蒜严重滞销,面临着烂掉的风险,让蒜农一筹莫展……
今年以来,不光土豆、大蒜出现滞销,西红柿、辣椒、咖啡、芒果等等,很多品种也面临卖难问题。“丰产不丰收”、“菜贱伤农”的情况为何年年上演?究竟如何才能跳出农产品滞销的“怪圈”?听听评论员徐春晖怎么说。
造成农产品“滞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市场的需求量预期估计不足、农民盲目发展产业是主要因素。盲目种植有可能造成供大于求。比如前一年市场价格卖得高、卖得好的农产品,第二年就有农民“一哄而上”,“跟风”大量种植,然后价格下跌,最终造成菜贱伤农。
今年大蒜市场就是如此,在2017年“蒜你狠”行情推动下,大蒜价格持续走高。然而今年新蒜上市,“蒜你狠”却变成“蒜你惨”;还有部分自然因素原因,比如今年农产品大丰收也导致滞销局面。
其实,我国农产品的滞销除了难以预测的天气因素影响以外,更多原因是产销脱节。由于获取市场信息不畅通或者市场行情预判能力不高,农民容易受当前价格影响盲目种植,造成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再加上我国农业生产、加工、储藏、物流和消费的全产业链条不健全、产销不对称,农民种植品种陈旧、低端,无法满足市场品质需求和经营理念模式落后等等,都导致农产品“卖难”情况出现。
要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农产品供需失衡、价格大起大落的问题,还得依靠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尽快改变大而不强、低端同质竞争的现状。就拿眼下山东土豆滞销来说,除了今年产量丰收以外,主要还因近百年未变的传统种植模式带来的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也就是说,作为一般农产品,如果不能在‘特’字上做文章,很容易受市场冲击。所以一定要加快推进小农生产融入现代农业,可以通过按区域种植、规模化生产、订单销售,建立大宗农产品的稳定销售渠道;通过龙头带动建立基地,建立和农民的利益链接机制,形成农业产业联合体。
农户在种植上,首先要选择优良品种。在种植和管理上,一定要进行改革,科学有机种植,精细专业管理;在销售上,一是要提早错峰上市,尽量种植早熟优质品种,避免同期上市。二是多模式销售。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线上销售和宣传,扩大市场销售渠道。三是种植大户要彼此联合。进行订单种植、发展产地精深加工、扩大初加工,参与全产业链来提升效益。
此外,政府部门也要加强产业监测和信息发布,全国产区数据要做好对接,做好预警预报,适当调控规模和价格,规避集中上市风险。各地也要积极推广农产品价格保险机制,以减轻种植户的经济损失。
当前,“乡村振兴”成为热词。在农产品出现相对过剩的背景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转方式、调结构。农业,也需要改革。
面对农产品屡屡出现滞销,农户还是要积极应对。未来农业必须进行调整结构、推广新技术、品牌化等改革,而要想破解农产品滞销这一大难题,各方也必须形成“合力”。建议各有关部门通过采取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和仓储冷链设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强化品牌建设、畅通营销渠道等措施,让农产品不仅产得出、产得好,还能卖得出去、卖上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