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农业农村部提供的监测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大蒜平均批发价每公斤5.44元,同比下跌59.9%。5月上旬同比跌幅扩大至64.8%,个别产区大蒜价格一度跌破十年来最低点。山东、河南等地的大蒜,出现了滞销现象。很多蒜农真的是开心不起来,网络上也到处是大蒜堆积如山、库存压力大、大蒜严重滞销、卖蒜不如囤着的新闻......今年的“蒜盘”这么难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从2016年的“蒜你狠”开始,很多蒜农看到了市场上的利润,纷纷投入到大蒜种植当中。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大蒜价格就开始跌了,而且跌幅不小。大蒜价格从“蒜你狠”变成了“蒜你输”。很多蒜农租地种了十几亩蒜,雇人挖出来,还不如就直接放在地里,都不值得花那么多人工费。
我们所谓的“蒜周期”基本保持了三年一涨、两年一跌。这次的蒜价跌得这么狠,就是处在大蒜跌价周期里。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首先,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上的供需失衡。在大蒜涨价的周期里,市场供应不足,导致大量蒜农跟风种植,影响到了下一年的大蒜价格。今年就是供大于求,导致了严重的滞销。
其次,这个和经销商囤蒜有一定的关系。去年大蒜跌价的时候,经销商没有想办法去库存,而是继续囤货。但是没料到今年的大蒜种植面积继续扩大,导致蒜价暴跌。
最后,其实就是普通蒜农。他们没有办法对抗这种市场风险,也没有更好的销售大蒜的渠道。虽说今年有一些电商看到机会,去收购了一批蒜农的大蒜,但是大部分农民种的大蒜还是亏本了。
其实,价格的涨涨跌跌,受伤的总是那些小种植户,没有办法对抗市场风险,而且没有足够的市场信息,也找不到好的销售渠道,所以总是在涨涨跌跌中遍体鳞伤。
“蒜盘”不好打,可又该怎么打?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要想保证蒜农实现稳定增收,就要将大蒜种植转变思路,变量为质,拉长大蒜生产的产业链。而目前,我国的大蒜加工产业仍需进一步提升。
河南杞县现在是中原地区大蒜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县,今年全县种植大蒜面积达到70万亩,占可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虽然产量不少,但是杞县大蒜并没有在全国知名的大蒜品牌,近几年,大蒜价格忽高忽低,也让当地政府对大蒜产业发展进行了思考。
河南杞县农业产业化办副主任鲁桂芝:整体都认识到,大蒜不能光注重数量规模发展,而应该是适度控制规模,在提高大蒜品质上下大功夫。
鲁桂芝认为,农民想通过种植大蒜提高收益,脱贫致富,政府不应该打压,而是应当在大蒜品质生产,和产业链深加工上下功夫,促进农民增收。记者了解到,在河南中牟、周口等地,大蒜加工企业还比较少,而在杞县,由于政府的扶持,目前已经有80多家大蒜加工企业。
河南杞县某大蒜加工企业经理李高飞:现在每年鲜蒜这一块公司要消耗3到5万吨,现在正在做的就是蒜片和蒜粉消耗鲜蒜量比较大,蒜片蒜粉作为食品的原料,加工火腿肠,方便面调料,蒜香味的食品,膨化食品都需要蒜粉。
目前,杞县的80多家大蒜加工企业都主要是生产蒜片和蒜粉,但这只是大蒜的初加工,仅限于大蒜的调味品,而在欧美市场很受欢迎的大蒜素、大蒜胶囊、大蒜油等药用价值并没有开发出来。以蒜油为例,400吨大蒜,才能产出1吨蒜油,不仅能大量扩大市场需求,而且价格也提升了。而这些深加工,目前国内仍属于起步阶段。
河南杞县农业产业化办副主任鲁桂芝:技术研发还没有到位,我们杞县正在着手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合搞这方面的深加工研发。目前来说,不光杞县,全国普遍都停留在大蒜的初加工。如果大蒜加工产业跟上了,即使大蒜的种植面积这么大,也可能是不够用的,大蒜的很多加工价值没有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