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我国每年粮食总产量可达15亿吨,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是促进粮食作物增产的重要因素。我国耕地每生产20%的农产品就会消耗 35%的化肥,每年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对化肥的需求量巨大。近年来,在粮食迅速增长的同时,由于化肥长期过量投入,对农田土质和环境水质造成了危害,带来了土壤板结、沙化,肥力下降,环境污染,地表水水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危害了环境健康,间接为食品带来了安全隐患。所以寻找能代替传统化肥的,增产效果好、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肥料成为目前发展绿色健康、生态环保农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微生物肥料因为其绿色无污染、安全健康无毒副作用、可提高化肥利用率、抑制病虫害等优点受到了极大关注。微生物肥料又叫做菌肥、菌剂、生物肥料,是由特定生物功能菌体经人工发酵培养而得到的微生物接种剂。微生物肥料不但能够活化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结构,促进作物对营养元素吸收转化,还可以降低土壤PH值,减少植物体内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的积累,抑制土传病害、提高农作物品质。且微生物肥料增产明显,施肥方便,无毒害,保水增肥,成本低、效益高,净化环境等多种优点,是传统化学肥料的最有效替代品。
微生物肥料的功能
增加土壤肥力,产生植物激素促进作物生长
含有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等重要功能菌群的微生物肥料具有转化作用,可将大气中的氮素转变成可直接被作物利用的离子氮,引发土壤中固定态 N、P元素的释放,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促进难溶性的钾、磷、硅等矿物元素转化为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营养成分,从而增加土壤的养分供应。这些微生物在生长繁殖活动中还能够产生植物生长激素,如吲哚乙酸、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以及维生素、氨基酸等有益于植物生长的生理活性物质,能够不同程度调控和刺激植物生长,增强作物根系活力,丰富根际营养物质 , 提高粮谷作物千粒重,提高果蔬单株产量,改善果蔬作物风味和营养品质。
抗病虫害,提高作物抗逆性
微生物肥料是活体肥料,含有大量微生物。将微生物肥料施入土壤中,有益菌在作物根系大量繁殖,形成一个优势菌落,利用菌群的生命活动,抢夺根际有害菌的营养物质,从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对有害微生物起到了生物防治的效果。在植物处于病虫害、干旱、冻害、衰老等不良环境时,微生物肥料能诱导系统抗性,产生过氧化物酶、嗜铁素、氰化物或抗菌素类物质参与植物防御过程,改变植株的正常生理代谢,调节离子活性,来提高作物对极端温度、湿度、PH值、盐碱、重金属毒性等恶劣环境的抵抗能力,减轻环境胁迫等因素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提高化肥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
近年来我国化肥利用率低,增产效果不断降低已成为事实。长期过量施用化肥破坏了土壤结构,导致地力衰退,耕地质量下降,化肥中大量的氮、磷、钾不能被作物有效吸收转化而排放到大气、河流中,引发了环境污染。微生物肥料含有大量微生物,可以分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提高泥土养分供应,产生糖类物质,通过粘合作用增强土壤团粒结构,起到改土保肥的效果,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解土壤中污染物,修复农田生态环境,与化肥一起施用,可提高化肥利用率。实践证明,微生物肥料因其肥效高、节约资源、本身无污染、绿色安全的优势对生态环境有保护作用,对建设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有着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