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用肥高峰期即将到来,最近不少农民反映他们买的肥料以及包装袋上又出新骗局,甚至有人买到的肥料包装袋上标注链接,点进去是非法赌博网站,这种肥料包装上的骗术数不胜数,小编梳理了四大真实案例的不良商家手段,为大家做个提醒,谨防夏季用肥期被不规范肥料坑害,具体内容如下:
案例一:包装网址是赌博网站
家住盐湖区陶村镇的左师傅就遇到了这样一桩肥料袋上的谜团事件,左师傅告诉记者,买的肥料是厂家送来的,厂家先是召集村民讲肥料知识,听的很有道理,大家就都开始定肥。自己定的算少的,村里有的都定了一吨、两顿。
自己起初也没有怀疑什么,但在用肥时发现,打开肥料发现里面有白色的颗粒才开始疑惑,给肥料袋上的全国免费电话联系却打不通这心里更是打鼓,随后,记者登陆了肥料袋上的网址,点进去确是一家赌博的网站。
对于这种情况记者来到左师傅购买肥料的地点,但是早已人去楼空,随后记者联系到空港南区农资市场负责人,负责人向记者出示了当时企业留下的相关证件的复印件,看起来并无疑义。
但为了解答左师傅的疑惑记者又联系到了运城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副队长,经过再次查证,副队长告诉记者肥料袋上有三个指标标注的不规范。
追到这里,相信大家都会为左师傅捏一把汗,这肥料袋上的电话打不通,网址居然也是赌博网站。
案例二:含有特殊成分但未标明
最近,一位江苏南通的种菜大户,通过蔬菜大棚种植了100多亩的芹菜,然而,今年的芹菜竟然出现大面积死苗、不长个的“怪事”,到底发生了什么?随后,该受害种植户将剩余的问题肥料举报到当地农业部门,经过检测发现,该化肥为不合格产品,其中钾含量几乎为零,而且,仔细一查,这个牌子的肥料去年就因质量不合格而被曝光过!
另外,检测还发现,该不合格肥料中违规含有缩二脲成分。据了解,缩二脲是一种白色长片形结晶,在尿素生产时,如果出现温度不稳定情况便会产生缩二脲。
一般来说,尿素中缩二脲含量超过2%就容易造成植物中毒,发芽率低,叶绿素减损,机体发育不全,也就是出现烧种、烧苗、烧根现象。所以,国家规定肥料用尿素缩二脲含量应小于0.5%,且包装必须进行有效的警示性标识。
含有缩二脲的复合肥不能作种肥,即使用作基肥,也应和种子隔离8-10厘米距离。一旦发现烧种、烧根现象,应及时灌溉,稀释缩二脲的毒害;如果已经造成作物死亡,可以根据尿素中缩二脲的含量指标进行投诉,缩二脲检测含量如果超过1.5%,便为不合格产品。
案例三:“改头换面”夸大宣传
现在肥料太多了,名称也太乱了,以至于多得乱得让农民不知怎么办了!
有些厂家明明是硫酸铵,却叫什么硫基氮肥!没有登记,也敢随便叫长效、缓释,这就是典型的夸大宣传。
内蒙古土肥站推广研究员郜翻身告诉记者,这种所谓的硫基氮肥当中的硫成分,呼和浩特市周边郊区的土壤里根本不需要补充。
现如今,这样的肥料可真不少,咱们农民朋友可得睁大眼睛,别被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给整迷糊了。
案例四:仿冒品牌产品修改厂家电话
有些不法肥料厂商,就专门干些假冒别人品牌的事儿,他们打着别人的牌子卖假冒伪劣肥料,大赚黑心钱,坑农害农。
近日,河北省安平县就查处了一起化肥假冒事件。检举人员像执法部门举报,有农资经销部出售某品牌的仿冒化肥,根据投诉人举报地点,执法部门随后步入查处70袋仿冒化肥,总计5吨。
这些假化肥坑农害农又嫁祸于人,把坏名誉让别人担着,不仅是害了农民朋友,还损害了正规生产厂家的合法权益。近期,河北省安平县就查处了一起化肥假冒事件。
类似产品包装假冒的还有很多,有的含有特殊成分但未标明,有的改变名称就开始“忽悠”,也有的完全假冒其他品牌的产品,但还不忘改品牌厂家的电话抢生意。奉劝各位种植户再购买肥料时一定要留意这些不规范的肥料产品,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切莫购买不规范的肥料。
总结:避开农资忽悠团 警惕骗子办坏事
除了政府企业打假行动,种植户与零售店提升自身辨别能力,留意产品细节,才能上当受骗。同时,谨记不能贪图便宜。尤其通过包装信息来辨别化肥真假,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办法。
农资忽悠团打着“最高科技产品”的旗号,利用发放小礼品的形式,把农民召集起来,大量的鼓吹产品的高科技,说的神乎其神的,忽悠农民上当受骗。例如肥料,就是一个营养的东西,氮磷钾,和我们吃的馒头一样,没有多神秘,所以,说的越神的,上当的可能性越多。送的礼品越多的,可能吃亏吃的越多,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个道理在肥料上目前还是管用的。
警惕骗子办坏事。有些人打着专家和政府只能部门的幌子到处行骗,说是政府支持或者补贴的。一般政府带头下乡,肯定会有相关人员随同的,如果没有相关人员随同,就说是政府支持的,很有可能是骗子。所以,大家购买农资时,一定要到有固定场所、有规模讲信誉的经销网点购买。一定要看是否有正规的营业执照及登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