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重视治疗,不重视保护
很多果农在果树病虫害防治时,不见果树病虫害就不用药,见了病虫害就乱用药。不重视前期的预防和保护,或者发病后单用内吸性治疗剂,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发病后多次、大量施用内吸性治疗剂,一是导致抗药性的快速产生。二是病害很快反弹,导致久治不愈。三是防治成本高,威胁食品安全。并且有些病害发生后,是没办法治疗的。
做好预防工作,后期病害发生就会减少很多。有很多病害,发生后防治成本高,并且效果也还不理想。所以,大家应该注重保护。
误区二:乱用药,不注意交叉使用
第一种错误观念是认为多用几种农药、混在一起施用更放心。
第二种错误就是没有做好预防和保护工作,在发现病害后,心急乱用药,胡乱地将多种药混配施用,认为这样才能快速将病情压下去。
乱混配施用农药,不但效果不好,而且浪费农药、容易造成残留超标问题、增大环境压力和环境污染。
农药应该交叉使用延缓病害的抗药性,如果每次都用一样的几种药,打不了几次就不管用了。现在好多病害难治疗,不是病害厉害了,是对这些药产生抗性了。你经常吃一样东西,吃的多了,你也会有抗性的好不好啊!
误区三:重视果,不重视叶
在挂果后,有些果农只重视果穗、不重视叶片,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
果实的生长和发育全靠叶片制造的营养,叶片不好,果实就不能正常生长和正常成熟,也不能生产优质果品。
所以,不但要重视果实上病虫害的防治,也要重视叶片上病虫害的防治。
误区四:重视采收前,不重视采收后
有很多果农,采收前防治很好,采收后就不用药了。其实采收后与采收前一样重要,因为采收后叶片制造的营养用于花芽分化、枝条老熟、根系生长、根系营养积累。
这些都是第二年果树生长和丰收的基础,一旦采收后没有保护好叶片,就会导致第二年的一系列问题:发芽后叶片黄、生长不良、花序小或花序形状不好、花发育不良造成大量落花落果等。
误区五:重视地上部分,不重视地下部分
果树的果实要靠叶片制造的营养来养活,而叶片要靠根系吸收的养分和水分来支持。
产量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叶片的多少,而叶片的多少从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根系的多少和健壮程度。而根系长得怎么样,取决于土壤和根系管理。
所以必须重视土壤的问题,包括通透性、有机质含量、水、肥,也必须注意田间根系管理。
误区六:重视药剂,不重视用药质量
好的药剂,喷撒到位才能有好效果。
对保护性杀菌剂和触杀性杀虫剂,喷药要均匀、细致、周到,喷不到药的地方,病菌或虫子接触不到药剂,就不会被杀死。
对于渗透性药剂,也要喷周到,没有喷到药的地方,虽然有药进入叶片,但是没有药传导过来,当然杀不死病菌。
对于内吸性药剂,均匀周到喷药绝对有好处没有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