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是习总书记2013年11月考察湘西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时正式提出的思想,并成为新时期扶贫工作的指导方针。它的核心是注重扶贫成效,将党和政府的关怀惠及每一个贫困家庭,它是中国梦在宣誓:“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中华民族近一百多年来有两个最大的敌人:外敌入侵和贫困。新中国十月朗天下响起的建国礼炮,已经宣告中国人打碎洋枪洋炮抖落屈辱污尘站起来了。但消灭贫困的战争一直持续到今,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攻坚战中,彻底消灭贫困,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过上小康生活,既是中国梦的基点、门槛,也是党和政府的承诺、同胞情谊的体现。
在管理学上有个“木桶理论”——一个组织的效能取决于最短的那块版;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有个“老乡情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作为扶贫工作最需要帮助的群体,他们决定着小康社会的成色,也连接着城里人品尝面包牛奶的滋味、吃油条豆浆的心情。从这个角度说,农资行业的精准扶贫就具有了特殊的价值和别样的情怀。
不要说“农资人离农村最近,做扶贫工作最方便”好吗?那是我们知道“农资行业通过农业联系着千万家农户,与贫困地区农民的生产发展、致富梦想息息相关”;不要把“农资人不断推出新品、做好服务”仅看成是企业营销的亮点,那是我们认定“农资的每一点进步、肥效的每一点提升都是环境改善的财富、老乡越来越鼓的腰包”;不要忽视“一个农产品、一个农业产业在精准扶贫中意义非凡”,那是农资人见证了“香蕉、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在帮助贫困农民打造区域农业的名牌、脱贫致富的铁饭碗”;不要把“农资人捐建希望小学”理解为“现在农资人有钱了”,那是农资企业、农资经销商懂得“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也别说“农资人捐献书籍和衣物是在教育自己的孩子”,那是农资人懂得“反哺农民,让贫困地区孩子也知道生活的甜”……
从“扶贫”到“精准扶贫”,媒体发挥着舆论引导、经验传播的重要作用。中国农资传媒立足农资行业,敏锐看到农资行业在精准扶贫中具有的巨大能量。近期推出的系列报道,也聚焦了农资行业科技扶贫、项目扶贫、精神扶贫对精准扶贫的深度实践和行业贡献,总结经验,交流推广;几年前,我们还倡导建立了第一所“全国百佳农资经销商‘希望小学’”,昔日昆仑滥觞,今天行业风尚。在新一届“全国百佳农资经销商”推选活动启动之际,又将精准扶贫的责任和实践作为重要标准,提升“百佳”群体的时代内涵,推动农资商业文明向全面小康社会接轨……
80年前,方志敏在阴暗的狱中写下了对今天中国的梦想:到那时,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农资界朋友们,聆听着烈士先贤的心声,奋进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夜,我们必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