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近40年后今天,小农户经营的弊端日益显现,规模太小、人均土地太少又太分散,使农民难以扩大再生产,也难以实现充分就业与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未来中国谁来种地成为农业面临的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目前业内有两种观点争论不休,一种是农业现代化必然是品牌化规模化,大资本运作,另一种则认为应该由农民组织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来实现农业现代化。
观点一 资本下乡反哺农业是必然
以2013年中央1号文件为标志,中央在政策上明确提出,“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这为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提供了政策保障。
欧美国家也是先发展工业和商业服务业,然后再来反哺农业,中国也不例外,这是一个自然规律。反哺农业的核心最重要的就是资金,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及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产业,用工业的生产方式对农业进行整合和工业化或者是半工业化。大量资金、技术和模式进入后,进行有益尝试和探索,有利于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农业发展的路径。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资本,工商资本参与农业经营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农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发展良种种苗繁育、高标准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方面,工商资本和农业企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一些普通农户、家庭农场干不了或不好干的领域,如农业服务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农产品流通业,工商资本和农业企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观点二 农业合作社是未来发展方向
工商资本进入农业,虽然可以带来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经营模式,但另一方面,工商资本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农地,很容易出现挤占农民就业空间,加剧耕地“非粮化”和“非农化”倾向。
5月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的时候,同期还考察了抚远市玖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了解合作社土地流转和采用先进种植技术提高水稻产量和效益等情况。习近平说,东北地区有条件发展规模化经营,农业合作社是发展方向,有助于农业现代化路子走得稳、步子迈得开。
农业合作社是一种由农民互助合作性质的经济组织,合作社通过联合生产、规模经营,可以有效地将分散的农村土地、资金、劳动力和市场组织起来,以较低的交易成本进入市场,降低交易费用,把千家万户的农民联合起来,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和适应问题。
农业合作社不仅解决“明天的耕地谁来种”,更重要的还能解决“怎样把地种得更好”的问题。农业合作社可以为成员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有利于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
农业合作社还能提高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程度,解决农业小规模生产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矛盾,让农民抱成团闯市场,获取规模效益,使农民真正成为千变万化大市场的主体,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农业合作社也是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渠道。农业合作社为广大农民学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法律等方面知识提供了平台,可以使农民在科技推广、分工协作、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对外联系等方面得到锻炼,有利于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适应市场经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