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粮大户和单个家庭为主体的格局下,降低种地成本要想立竿见影,必须发力农业供给侧改革,降低生产资料费用,优化生产结构。
三夏时节,全省农村进入跟时间赛跑的节奏。在阴雨持续的不利天气下,目前我省麦收已经过半,夏播也在提速。抢收抢种中,广大农民既有小麦丰收的喜悦,也有疑惑和担心:秋粮种啥才能赚钱?
一季小麦的收入相当于全年种子、肥料、机械投入,秋粮种啥最赚钱,决定着农民一年的种地收益率。按道理农民不该为秋粮该种啥而发愁,因为玉米是我省秋粮的主要品种,去年我省玉米种植面积超过5000万亩。事实却是,玉米价格从去年七八月份的每斤1.12元,跌到如今的每斤0.8元以下,玉米价格的持续走低,让我省不少农民有些茫然:今年玉米怎么种?秋粮还能种什么?
农民为秋粮该咋种而作难,折射出一个共性问题:怎么种地才赚钱。如今从种地到卖粮,由于国家有相关的一系列补贴政策来兜底,种地确实不赔钱了,但是如何持续增收却是一个大难题。种地之所以收益减少,在于成本的增加。6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河南、山东两个粮食大省调查报道指出,“流转成本太高,人工成本涨得快,粮价又在跌,多重挤压……种地成本有多高?延津县农林局做过统计,按小麦、玉米两季算,普通农户不算人工,平均每亩生产性成本890元。每亩有120元的补贴,去年算下来亩均收益1094元,同比减少350元。”
找到症结,才能对症下药。解决怎么种地才赚钱这个大问题,把种地成本降下来是关键和核心。顺应规模化、集约化农业发展大势,我省一些地方和很多种粮大户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和提高机械化程度,有效降低成本。用优质小麦种植替代普通小麦,从卖原粮到卖种子,每斤收购价能增加0.1元到0.2元;用无人机替代人工喷洒农药,每亩地可节约成本10元;购置大型农机实现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双降,使用玉米收获机械,省去人工剥皮、晾晒、脱粒等作业成本,每亩地节省成本100元左右……我省的既有实践经验表明,在种粮大户和单个家庭为主体的格局下,降低种地成本要想立竿见影,必须发力农业供给侧改革,从而降低生产资料费用,优化生产结构,适应市场需求。
怎么种地才能挣钱,让我省农业发展存在的系统性问题再次凸显,这就意味着根本解决之道,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结构促转型,构建集约、高效、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农业体系。如今,我们有诸多解决问题的有利因素: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国家战略,让我们有坚强的顶层制度设计支撑,建设“现代农业大省”的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给我们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和办法。在这个三夏行动起来,是化解农民心头之惑的极佳时机。
土能生金,寸土寸金。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既能让农民种地有劲头,更让我们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