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大粮仓黑龙江,春耕生产大幕已经展开,广袤的黑土地上,绿色发展的理念,构建起了春耕农忙的别样图景。“绿色”春耕的背后描绘着怎样的农业“供给侧”改革图景?
从依赖化肥农药到“三减”
在黑龙江省创业农场一块稻田里,插秧机正来回穿梭,身后是绿油油的秧苗。这台插秧机并不是普通插秧机,而是新型侧深施肥一体机。
技术员告诉记者,它最大特点就是在插秧的同时进行侧向深施颗粒复合肥,不再需要施插秧前的基肥和之后的第一轮氮肥,减少了施肥量,达到控肥增效、绿色种植的效果。
而在这块稻田边竖立着两块“三减”(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展示板,展示板上显示着水稻侧深施肥技术与一般施肥的对比情况。
创业农场农业科科长暴勇说,从去年实测情况来看,侧深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可节省肥料10%左右,可实现每亩增产50公斤,并避免了习惯性施肥造成的肥料蒸发,降低了对水源等生态环境的污染。
以往种地粮食要增产就得靠化肥、农药,这也让部分农民患上“化肥依赖症”,造成的结果就是土壤板结,黑土地越来越薄。去年,农业部提出: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黑龙江省则提出,要在适度规模的基础上,进行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试验,力争在稳定产量、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前提下逐步推广“三减”。从今年起黑龙江省每个县(市、区)农业“三减”试验示范面积都要不少于10万亩。
绿色、有机水稻未插秧已预订
在黑龙江省延寿县加信镇信合有机水稻合作社基地,一条条一米宽的农膜每隔10厘米有序排列,一株株翠绿的秧苗整齐地插在农膜提前打好的孔中,一派机声轰鸣唱春韵的大忙景象。
覆膜打孔插秧是一种全新的有机水稻生产方式,稻田覆膜后杂草无法生长,可以增积温、减少用水量、防虫害、促早熟,有效解决了有机水稻除草难等问题。这项技术由信合有机水稻合作社理事长姚洪亮发明,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姚洪亮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社员已发展到300多人,今年有机水稻面积达到了5000亩。让姚洪亮感到高兴的是,水稻插秧之前,江苏一家企业已经预订收成,售价每斤超过10元。
在黑龙江八五二农场第七管理区利农有机豆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龙泉提起他们的有机粮产品,简直如数家珍:在供给侧结构调整过程中,将绿色有机品牌融入小杂粮当中,使生产的有机小粒芽豆、黄豆、黑豆、红小豆等杂粮产品成为高端产品,不但和北京、上海的公司签订了3000多吨的销售合同,更远销韩国、日本。
如今,把绿色、有机的发展理念深植黑土,成为越来越多农民的选择,也让一些农产品在种植之前,就已预订。农业专家和基层干部认为,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就必须增加绿色、有机农产品供给,减少“大路货”,以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目前黑龙江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7309万亩,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
产量减了,收入却翻倍
松花江畔的桦川县五良纯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去年有机水稻面积3000亩,今年则发展到5100亩。虽然每公顷地的产量比一般水稻产量低1万斤左右,但收入却翻倍。
合作社理事长付延飞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公顷有机水稻的水电、机耕、人工除草费、粪肥、流转费等成本在5万元至5.5万元,水稻产量8000斤,价格每斤卖到10元,一公顷地的纯收益至少在2.5万元。“我们自己加工的大米,每斤可卖到15元一斤,产量虽然减了,却比普通水稻的效益高出一倍。”付延飞说。
付延飞的“供给侧”调整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记者采访期间,遇到了中国农科院的专家滕中信,他经常吃住在五良合作社,对有机水稻生产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合作社选育新品种,提高有机水稻种植水平。
位于绥化市北林区的大成福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也着实感受到了绿色、有机带来的效益。合作社理事长贾洪涛说,合作社种植有机水稻,使用有机肥,虽然增加了成本,但大米价格高出了好几倍,效益是非常可观的。“直接带动了社员增收,全村人均收入已达1.6万元。”
记者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去年黑龙江省绿色(有机)食品总产值达2330亿元,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完成绿色食品加工产值1380亿元,同比增长23.21%。
山东微生物菌肥生产厂家—元和绿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