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送给他人财富,不如送给他取得财富的方法。而中国人对于粮食的传统认识,也需要改变,从要“鱼”到要“渔”的转变。
细心的读者应该会发现,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去年工作回顾中提到了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而在2016年重点工作中却没有象往年一样提继续增长,反而代之以“要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要多措并举消化粮食库存。”这一转变,标志着我们认为粮食越多越好的传统观念,需要转变。
中国经历了三千年以粮食生产为主干的封建社会经济形态。由于耕地有限、农业技术落后,作物产量低等原因,加之中国人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导致每过两三百年,就逐渐人多地少,一遇灾年粮食稀缺则天下大乱,所以“民以食为天”的观念深入人心。粮食安全关系到十三亿人口吃饭的问题,一定要保证,但是粮食是不是越多就越好呢?
中国粮食产量连年增长,但是每年粮食进口量也在增长。原因是近年来国际粮价大跌,但我国由于长期采取粮食补贴政策,导致国内粮价远高于国际粮价。加之我国耕地少,为了追求粮食产量,过量施用化肥、农药,连年耕作,不仅造成耕地质量下降,也带来了产粮成本的上升。国外粮食价格便宜、质量好,自然大量流入中国。国外的粮食进来了,自己的粮食也吃不完,但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国家一直按补贴价格收购。这就造成东北粮仓爆满,库存压力很大。
怎么解决粮食过剩问题?3月5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答记者问时回答:“战略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术上要抓好粮食主产区,要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未来我们生产粮食,就要像开采石油等地质资源一样,技术和产能要达到足够全民之用,平时却不急于开发,藏于地下,以备不时之需。特别是当国际能源价格走低,更是减少我国资源使用的好机会。因为农业耕地也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一经破坏很难修复。西方国家一直施行休耕轮作,就是为了保持地力。我国现在耕地质量已经遭到严重破坏。东北土壤有机质流失,西北盐碱化,华北耕层变浅,南方土壤酸化和重金属超标等等。土地质量的破坏不仅导致作物减产,还会破坏作物品质,危害食品健康。以往过度追究高产的耕作模式,无法做到可持续发展,只有恢复土壤肥力,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推广农业技术,才能达到持续发展。所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松土地1.5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探索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如果说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那么就意味着我们现在已经从粮食高库存阶段向贮备粮食生产能力和技术上转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