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蔬菜之乡山东寿光的调查
越来越高的市场需求,时常遭遇质量不够稳定的供给,蔬菜产业的难题如何解决?突围的不二方向应是从生产环节着手,通过改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结构,实现转型升级。但是,现实中的结构调整却依然面临着不少难题。近日,笔者来到蔬菜之乡山东寿光进行调查。
安全从标准化生产开始
寿光市蔬菜种植面积84万亩,年产蔬菜439万吨。为提升蔬菜生产品质,寿光市持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寿光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连续7年实施“设施蔬菜沃土工程”“根结线虫病防治工程”“绿色植保工程”。围绕蔬菜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市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安全监管网络不断完善。
不过,问题依然不少。分散种植,仍是蔬菜生产的普遍模式。即便是夫妻俩,种出来的蔬菜也未必一样,更何谈标准化生产。农资经营分散,寿光市756个种菜村,仅肥料店就有5000余家,平均每个村七八家,产品鱼龙混杂。蔬菜销售同样散乱,赶上收获季节,一个村口就有好几个收购点,监管检测难度很大。
“开放的农业资源配置,使得蔬菜的标准化生产、质量追溯都无从谈起,势必影响蔬菜品质,这是当前蔬菜频出安全问题的根源。”蔬菜之家联合社理事长朱在军说。
组织化+新技术+精准管理
蔬菜之家联合社依托村“两委”领办蔬菜专业合作社,试图重新塑造合作社,把原本开放的蔬菜生产环节全部封闭起来。
“这些年各地成立的蔬菜专业合作社不少,但没有控制住蔬菜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很多合作社更是‘空壳’,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根本组织不了农民。”蔬菜之家联合社理事张君杰认为,蔬菜生产的标准化,要依靠菜农的组织化来实现。
在寿光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联合社已在13个村建立12个合作社,组织社员340多户,形成了“联合社+合作社+社员”的封闭生产组织体系。通过对蔬菜生产的全程植保服务管理,联合社推广良种良法,初步实现了以组织化、标准化保障蔬菜品质的组织模式。
“蔬菜安全,说到底就是农资安全,尤其是用肥、用药安全。”朱在军说,“我们对进入合作社体系的农资产品严格把关,对合作社、社员封闭供给,把可能伤害到土壤生态、可能导致蔬菜质量安全的假冒伪劣产品排除在体系之外。”
新技术,是蔬菜生产不可或缺的利器。洛城街道冯家尧河村李新章又重新种起了茄子。“这套水肥一体化施肥机,根据光照自动控制浇水施肥,啥都不用管。”虽然赶上了二十几天的连阴天,李新章的茄子长势一点都没受影响。
江苏某公司总经理索元峰介绍,过去菜农种菜凭的是经验,“现在按照设置好的参数,由电脑掌控各个节点,可以节水40%~50%,节肥30%~40%,减少用药60%”。
最终要靠专业化农民
这几天正是油瓜采摘的高峰期。50岁的冯传忠好不容易趁装车的工夫抽根烟,顺便跟笔者聊上几句。他种的3个棚都是去年新建的,面积大、顶棚高,比老棚采光好、提温快、虫害少,还可以应用各种机械,干起活来省时省工省力。
冯传忠家在潍坊市寒亭区高里街道冯家花园村。这里的村民,有20余年的蔬菜种植习惯。在结构调整过程中,新棚优势明显,但依然在老棚里种菜的村民为数不少。
“土地调整是个大麻烦,过去土地承包多是依南北走向分地,但大棚种植为了采光,一般是依东西走向。”高里街道农技站长吴世连说,建先进的新棚,土地流转会涉及好几家农户,有愿意的有不愿意的,很难达成协议。
菜农的年龄普遍偏大、职业化水平偏低、文化程度不高,制约着蔬菜产业的转型升级。尽管各地都在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屡见不鲜。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关键是摸清楚农民需要什么;培训的方式、内容,不能与农民的需求和实践脱节。”寿光市农业局研究员许美荣表示,蔬菜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最终还是要依靠专业化的农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