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时节,我国中部和南部要抓紧水稻的栽插。关于水稻本田施肥的原则,一般而言,磷肥常作基肥和种肥分层施入。钾肥可全作基肥施入,但在砂质土壤或超高产栽培时,钾肥要分基肥和追肥二次施用。氮肥施用的技术比较复杂,可分3种情况。对于双季稻而言,在移栽后2—3周就形成吸肥高峰,为此要及时追施分蘖肥,一般是追施全程氮肥的40%,其它60%的氮肥在栽前深施于基肥中。对于单季稻而言,移栽后2—3周出现第一个吸肥高峰外,到7—9周时出现第二个吸肥高峰。因此单季稻最好两次追肥,第一次追施全部氮的20%—25%,第二次追施全部氮的25%—30%。杂交水稻的特点在分蘖至孕穗阶段为吸肥高峰期,追肥也要分次进行。在抽穗前后进行第二次追肥,此时要看苗增施穗粒肥,穗粒肥一般要施氮肥和钾肥,使植株在生育后期维持较高的氮钾营养水平,才能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冬小麦在小满节气内主要是进行籽粒灌浆,由乳熟阶段到成熟阶段。此时应该保持绿叶面积有较高的光合作用效率,并促使叶片中光合产物顺畅地向籽粒中运输与积累,从而获得粒饱粒重达高产的目的。这时要防止叶片因早衰而减轻粒重,主要采用根外追肥的技术。因为此时根系不如前期发育好,所以要采用叶面喷施可溶性肥料的办法。肥料种类以磷酸二氢钾(使用浓度0.2%—0.5%)加尿素(0.5%—1%)为好,每亩喷施肥液量在50公斤左右,总共要喷两次,间隔4—5天。
除了叶面追施氮磷钾肥促使麦粒饱满外,在预报有干热风的地区、在超高产栽培且又群体过大的麦田,为防止倒伏引起减产,还可进行叶面喷施硅肥和腐殖酸肥液的措施。二者使用浓度各为1%左右。这两种肥料可以起到壮秆作用,以减少后期干热风带来严重的倒伏和灼烧绿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