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小麦的主栽培区华北,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农民习惯称它为“黑脚病”。在某种程度上讲,它是小麦上的毁灭性病害,引起植株成簇或大片枯死,降低有效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小麦全蚀病发病有规可循
据了解,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只侵染麦根和茎基部1-2节。小麦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以快成熟时病株症状最为明显,表现为点片麦穗发白。幼苗期病原菌主要侵染根和地下茎,使之变黑腐烂。地上表现病苗基部叶片发黄、心叶内卷、分蘖减少、生长衰弱,严重时死亡。苗期病株矮小,下部黄叶多,种子根和地中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拔节期冬小麦病苗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灰黑色菌丝层;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在茎基部表面及叶鞘内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状,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其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子囊壳。该病与小麦其他根腐型病害区别在于种子根和次生根变黑腐败,茎基部生有黑膏药状的菌丝体。
深入了解后不难发现,小麦全蚀病发病有规可循。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耕作制度、土壤肥力、耕作条件等密切相关。连作病重,轮作病轻;小麦与玉米一年两作多年连种,病害发生重;土壤肥力低,氮、磷、钾比例失调,尤其是缺磷地块,病情加重;冬小麦早播发病重,晚播病轻。如果不防治,任其自然,全蚀病的发病地块会一年比一年严重。
综合防控措施可有效解决病害蔓延
凭借小麦全蚀病的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并实践多年的经验而言,小麦全蚀病的发生,有些是经过带菌的种子或农家有机肥进行的传播,当然经常发生全蚀病的地块,其土壤中带有未杀死的全蚀病菌。近年来,一些技术单位宣传并主张,用药剂拌种来解决,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并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全蚀病的发生一直未得到有效控制,近五年来小麦全蚀病发生区域扩大,如山东聊城、河北衡水、河南周口等个别县市发病较重,部分地块出现成片的“白穗”和“死穗”,减产20%-30%甚至更高。
经过大量实践,发现采用综合防控措施,可有效解决全蚀病的问题,特别是土壤消毒是防控小麦全蚀病的关键。
一是重视检疫。必须加强种子检疫,控制和避免从发病区引种。
二是农业防治。为减少菌源,应定期轮作倒茬,重发生地块每2-3年停种一季小麦,改种与小麦生育期基本一致的大蒜或圆葱。或改种春茬作物,如春土豆、春花生等非寄主作物。
三是土壤消毒。严重发生地块,特别是已出现成片“白穗”和“死穗”的地块,必须进行土壤消毒,为节省成本,也可以在同一地块的集中发病片区进行。
四是合理施肥。理论上,生产100公斤小麦籽粒需纯氮2.95公斤、磷1.06公斤、钾2.83公斤(资料来源:《中国主要作物施肥指南》)。针对华北冬小麦栽培区,玉米秸秆还田,偏用化肥,肥料增产效率下降,钙硼锌等中微量元素常年不去补充的实情,建议施肥如下:还田的秸秆腐烂,需一定量的氮参与,故基肥适当增加氮含量。磷的当季利用率低,特别是在鲁冀交界区偏碱性土壤中磷的有效性较内陆中性土壤更低,故基肥适当增加磷含量。北方土壤较南方富钾,而秸秆还田又提供部分钾营养,故基肥中有适量钾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