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喂猪,果农砍树,多地农产品深陷“价低卖难”窘境
“今年大白菜才两三毛钱一斤,不仅价格比去年同期便宜三四成,还一点不好卖。我已经来了好长时间了,竟然一棵白菜也没卖出去。”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是全国规模较大的蔬菜批发市场,这里的蔬菜经销商李春东为卖不出去的白菜发愁。
在山东、辽宁、陕西、广西等地,部分蔬菜水果出现“价低卖难”,白菜、苹果、香蕉、梨等品种价格同比下降三四成,相关地区农民收入锐减,生产积极性受挫,甚至出现将苹果喂鸡喂猪、农民砍掉果树、农产品烂在地里等现象。
多品种农产品“价低卖难”
除山东外,近期辽宁、陕西、广西等地都出现了多种农产品“价低卖难”现象。
辽宁省绥中县大王庙镇车岭村是一个苹果种植专业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果园。52岁的果农吴树宝现在已经低价卖掉了3万斤梨,还有3万多斤苹果没有卖,“价格太低,有点舍不得”。今年苹果价格较去年下跌将近40%,很少有商贩上门收购,农民手中大量苹果卖不出去。
陕西省洛川县凤栖镇下黑木村果农杨进荣也反映,与往年相比,今年苹果的地头收购价只有2.5元/斤左右,比去年整整低了1元。去年这些时候他家苹果就剩下了三分之一,而今年只卖出了三分之一。“看着下跌的价格和卖不出去的苹果,心里很着急”。
自9月下旬以来,广西香蕉价格持续低迷,收购价较去年大幅回落,甚至一度低至两三毛钱一斤。并且,不少地方的香蕉出现了“卖难”。
除了上述品种农产品,今年多地的柿子、梨、甘蔗、芹菜、大枣、玉米等较多农产品均不同程度出现了“价低卖难”,范围和程度均比往年同期有所扩大。
部分农民收入大幅降低
受农产品“价低卖难”影响,我国相关地区农民收入较往年大幅降低。
坛洛镇是广西重要的香蕉产区之一,有着“中国香蕉之乡”之称。今年坛洛镇香蕉种植面积近20万亩,香蕉销售收入占到镇上农民年收入的60%以上,而今年香蕉平均收购价仅为0.5元/斤左右,是近年来少有的低价,许多农民不仅赚不到钱,反而还要赔钱。香蕉收购价低于0.9元/斤就要亏损,而今年收购价仅为0.5元/斤,农民种一亩香蕉平均要亏损1000多元。
陕西省乾县阳洪镇上陆陌村村民梁战明说,“我家种了18亩梨树,总产7万多斤,去年收购价1.6元/斤,而今年仅为1元/斤,总共比去年少收入4万多元。如果算上人工成本,这一年辛辛苦苦种梨几乎没有赚钱。“
不少网友通过网络购买当地苹果,但对于数以百万斤计的苹果来说,这些销量只是“杯水车薪”。
为什么价低卖难?
相关专家表示,今年部分农产品“价低卖难”是受“供给侧”和“消费侧”共同影响的:由于气候条件较好,不少农产品产量有所增加;与此同时,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出口减少等不利因素影响,部分农产品消费较为低迷。
首先,从“供给侧”来看,部分农产品今年大获丰收,产量比往年增加不少。
目前全国苹果种植面积超过了4000万亩,产量超过了3000万吨,是有纪录以来我国苹果生产历史上最高的一年,苹果产量的上升必然会导致价格的下跌。
部分农产品产品种植模式落后,产业化、品牌化程度不高等因素,也加剧了”价低卖难”。不少农户的种植模式仍是“老传统”,播种、施肥、采收,待农作物成熟后自行出售。由于缺少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生产,农户种植的水果等农产品难以保障高品质,品牌也较少,市场竞争力较弱,加之在采摘、运输等环节带来的农产品损伤,其价格提升空间相对有限。
其次,从“消费侧”来看,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出口减少等不利因素影响,部分农产品消费较为低迷。今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整体经济形势较为低迷,一些社会群体收入下降。为节省开支,消费者必然会缩减对于蔬菜、水果等“非必需”农产品的消费。
此外,部分农产品销售渠道有限也会造成“价低卖难”。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很多农产品的销售都是以传统的零卖、企业收购等模式为主,网络电商等线上销售渠道还有待进一步打通。
“两端发力”破解难题
业内人士认为,从消费环节来看,宜进一步加大“农超对接”、“农电对接”力度。引导农户尽量进行错峰销售,避免现有农产品销售过度集中。
从生产环节看,一是通过政策引导、示范带动等方式,转变片面追求高产的发展观念,提高农产品品质。这种发展观念应当转变,否则,水果种植产业的前景并不看好。
二是改变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的旧模式,大力推进种植农业合作社建设,实现“抱团”发展据了解,洛川县果农参与合作社的比例近40%,果品销售较为顺畅;而出现“卖难”的辽宁省绥中县合作社的比例则仅有10%左右。
三是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提升整体竞争力。目前,我国多数农产品品牌知名度还很有限,未来农产品产业发展必然走向精细化、品牌化,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引导,并依托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的农产品品牌,更好地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