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作为作物生产最大的物质投入,是作物优质高产的基础,但是盲目施肥,化肥农药的残留也让大家对粮食安全产生的担心,科学施肥任重道远。
目前,我国耕地现状是人多、地少、质量差,拥有世界上9%的耕地,6%的水资源,消耗世界约1/3的化肥,养活世界21%的人口,化肥在农作物持续增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0年前,化肥用量与粮食总产和单产同步增长,在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形势下,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2000年以后,肥料用量继续增加,由于耕地面积下降和施肥不合理等因素,粮食产量一度下滑;2004年后,由于国家政策保障和科技进步,实现多年连续增产。据统计,施肥可以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5%-57%,总产30%-31%。
肥料是培肥土壤提高产量的重要物质,经过多年的施用,土壤的肥力有所提高,肥料是农业生产最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物质投入。FAO提供的数据显示,肥料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0%-60%。肥料的重要性包括:培肥土壤、提高地力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改善品质和提高产量。
合理施肥不但能够提高产量,还能改善作物的品质。施氮肥是高效农业发展最有力的措施之一,可以提高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粗蛋白含量;提高粮食作物中氨基酸含量。施磷肥对种子形成不可缺少,可以促进作物早熟,不仅能提高卵磷脂、脑磷脂含量,还能提高作物抗逆性,可以防止作物根腐病、冻害等。施钾肥可以提高水果等含糖量,增加淀粉含量,增强作物抗逆性,可以抗倒伏、抗病虫等。
解决施肥弊端
力争提高利用率
目前我国肥料施用存在诸多问题,如肥料利用率低、施肥效益下降等。氮肥当季回收率30%-35%,低于发达国家20个百分点;每公斤养分所增产粮食不及世界1/2。同时,我国粮食进口数量较大,人均粮食消费超过国际水平,耕地污染严重,粮食安全隐患依然存在,提高产量压力不减。因此,施肥目标应为持续增产增收、土壤生产力提高、减少施肥对土壤和环境的不良影响。要想实现这些目标,关键是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我国是化肥生产和使用大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化肥生产量7037万吨(折纯,下同),农用化肥施用量5912万吨,化肥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亩均施用量偏高。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远高于世界每亩8公斤的平均水平,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二是施肥不均衡现象突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长江下游地区和城市郊区施肥量偏高,蔬菜、果树等附加值较高的经济园艺作物过量施肥比较普遍。三是有机肥资源利用率低。目前,我国有机肥资源总养分约7000多万吨,实际利用不足40%,其中,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为50%左右,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为35%左右。四是施肥结构不平衡。重化肥、轻有机肥,重大量元素肥料、轻中微量元素肥料,重氮肥、轻磷钾肥“三重三轻”问题突出,传统人工施肥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化肥撒施、表施现象比较普遍,机械施肥仅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30%左右。
目前,肥料利用率低问题也比较凸显,三大粮食作物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33%、24%和42%。从2015年起,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平均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40%以上。
综合“4R原则”
做到科学施肥
IFA提出的施肥“4R原则”,即4R施肥策略,选择适宜的肥料、适宜用量、适宜施肥时期、适宜施肥位置 (Rightfertilizer、Rightrate、Righttime、Rightplace),只有真正做到这四点才是真正的平衡施肥。4R施肥策略的目标包括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环境改善、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与我国的测土配方施肥的理念是相通的,测土配肥不是只测土和配肥,也是讲究施肥方法、施肥时期和施肥技术,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能做到科学施肥。
实现这些准则,保证科学施肥实现,需要通过测土配肥技术、作物养分管理方法等途径实现。同时要用好肥料4R理念:根据土壤、气候条件和作物吸收养分规律选择最适合的肥料;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合理用量和比例;在作物需要养分的各个时期,合理、及时满足供应;最适合的施肥位置、深度与水分互动关系。
粮食安全要靠自己,种植业可持续发展要靠科技创新,提高肥料效益和利用率要靠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和科学施肥理念和技术,同时,也要努力实现肥料资源高效利用,确保粮食安全、农产品安全和环境安全,保证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