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网预测,受干旱气候和病虫越冬基数大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将显著重于上年,各类病虫害发生面积预计将超过60亿亩次,防治任务和难度均超过常年。 据汇总分析,近期麦蜘蛛、蚜虫等病虫害由北向南在各麦区加重发生。截至2月15日,麦蜘蛛、蚜虫和纹枯病已在黄淮、江淮和华北麦区累计发生4780万亩,危害期提前10天左右。其中,麦蜘蛛发生面积1700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4倍,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河北、安徽、江苏等省偏重发生;蚜虫发生面积1290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2.4倍,河南、山西、山东、陕西、安徽发生较重,山西运城盐湖区百株蚜量达到了常年同期的6.5倍,山东威海百株蚜量更是达到了常年同期的100倍;纹枯病发生面积1790万亩,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普遍见病,小麦条锈病在西南、西北麦区93个县陆续发病26万亩,发生程度均接近上年同期。 另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报,今年春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总体偏高,降水偏少,有利于麦蜘蛛、蚜虫等病虫害发生,预计随着气温回升,各种病虫害发生面积将迅速扩大,防治任务和难度均超过常年。其中,小麦条锈病在西南地区、西北及黄淮海麦区流行面积4000万亩,赤霉病在江淮、江汉、黄淮南部麦区流行面积6500万亩,白粉病在华北、黄淮、长江流域和西北麦区发生1.2亿亩,纹枯病在华北、黄淮、江淮等麦区发生1.3亿亩,小麦穗期蚜虫在华北、黄淮麦区偏重至大发生,发生面积2.4亿亩。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在南方大部稻区偏重至大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4.2亿和3.3亿亩次;稻瘟病在西南、东北、江南部分稻区偏重流行,发生面积8000万亩次;稻飞虱传播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华南、江南稻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000万亩以上。其他作物病虫害局部重发生,油菜菌核病在长江中下游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000万亩;马铃薯晚疫病在西南、西北、东北主产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近4000万亩;玉米螟在东北大部偏重至大发生,发生面积3.4亿亩次;农区蝗虫发生面积9000万亩次。 为应对2011年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农业部已于近日成立了14个重点省植保部门参加的联防联控协作组和专家组,要求900个农作物病虫害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加强监测与防控指导。各地农业部门也提早制定了防控方案,加强病虫监测和防治准备,力争“早预警、早准备、早防控”。同时,为落实2月 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有关部门积极筹措防控资金,在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主产区800个县和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源头区的200个县,全面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努力将重大病虫危害损失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