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由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中国化工报社《农资导报》、中国东盟农资商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农资经贸论坛:一带一路的农资商机”在北京召开。
(会议现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亚非研究所所长宋志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国际合作局局长程国强,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中慧,中国化工报社副总编辑王勇,中国东盟农资商会会长李殿平、埃及大使馆全权商务公使艾伊曼.阿里.奥斯曼,伊朗大使馆商务参赞阿格扎戴,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技术贸易服务中心主任尹立勇,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石化部副主任韦秋吉,《农资导报》副总编、新媒体部主任郑红艳,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石化部罗潇,寿光志同道合肥业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刘兴峰等行业专家围绕“一带一路”政策,从外贸形势、市场现状、关税政策、互联网思维等多个方面,为参会企业解读商机,分享经验。会上成立了中国农资行业经贸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会将作为行业智库为农资行业发展提供支持。
刘中慧提出国家非常重视“一带一路”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沿线国家对于我国的机械、种子、化肥、农药等行业有强烈的需求,2015年上半年,化肥农药行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占我国化肥农药进出口总额一半以上,市场潜力巨大。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将在企业进出口贸易中,尽最大努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王勇在会议中提到,“作为农资行业最权威的媒体——《农资导报》始终把握着农资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尿素出口、磷复肥出口关税、钾肥进口谈判等行业大事件我们都是第一时间做出的行业发布。未来,我们希望以中国农资经贸论坛为平台,以中国农资经贸专家委员会为媒介,努力搭建一个深入交流、创新、外向型的新平台,推动农资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参会人员认真听取报告)
李殿平在会议中谈到,中国农资行业处于产能过剩状态,中国土地流转加速,种植大户、互联网+等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实施“一带一路”能够有效化解国内农资行业产能过剩、助推科技创新并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而“一带一路”战略也将涵盖农资行业中的化肥、农药、种子等企业和贸易商。
程国强认为“‘一带一路’是一种新的理念倡议,即弘扬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精神,通过倡议和理念构建的平台实现共赢” 。
宋志勇在会上也提到,目前国际外贸形势依然严峻,石油产品价格下降也为国内单位带来了通缩的压力,地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企业在拓展“一带一路”市场的时候,要开源节流,加强合作拓展市场,重视文化在当地的影响,重视市场调查研究,重视企业员工。
《农资导报》副总编郑红艳提出,“中国企业目前纷纷以海外建厂、技术输出等方式,走向‘一带一路’,如中国企业海外寻钾和瓮福集团中标沙特、澳大利亚等国磷矿石浮选项目等技术和智力输出;为行业树立了很好的典范。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企业可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拓展境外电商,并利用电商平台去推进国际贸易。”
(参会企业向使馆代表咨询进出口问题)
尹立勇在会上介绍,土耳其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农化出口国,中国为土耳其第19大出口市场和第2大进口来源地,广阔的市场增长空间和独特的横跨欧亚的地理优势,将为企业提供无限商机。第十五届欧亚国际农业展览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土耳其举办,今年将是第15届。展会面积近40000平方米,成为横跨欧亚大陆、最具规模的国际性农业和农化盛会,韩国、日本等国家每年都会组织商会团体参与展会。参加欧亚国际农业展览会是企业了解土耳其市场,进军“一带一路”的绝佳机会。
五矿商会韦秋吉也在会上发言,并为企业解读海外新兴市场农药出口注册情况,如何做好注册登记,扩大产品出口。罗潇对我国2015年化肥市场进行了分析,中国化肥市场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走出去”无疑是企业获得发展的长期策略。
(中国农资行业经贸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启动仪式)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企业尝到了新商机的甜头,但是在做好做大蛋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新生的问题,希望能够得到解决,这也是行业协会需要着力解决的。
某公司销售总监刘兴峰在会上表示,“相比国内竞争激烈的‘红海’,我国农资行业走出去是一片真正的‘蓝海’。在从事进出口贸易过程中,志同道合首创新型肥料产品‘巧棵力’,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益和品牌效益。但与此同时也面临国外农资目标市场定位不准、客户实力和合作意向判断不明、外贸业务的沟通技巧、对当地市场的专业化服务等方面有待提高等问题。这背后,都需要专家的解读和支持。”
(与会嘉宾合影)
针对这样的行业声音,此次大会主办单位成立了中国农资行业经贸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中慧、中国化工报社副总编辑王勇、中国东盟农资商会会长李殿平、中国钾盐(肥)分会常务副秘书长亓昭英、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研究员周茂普,等作为委员会专家代表出席了启动仪式。委员会将以服务农资企业、促进农资经贸发展为己任,为企业提供持续的长效实时服务,推动农资行业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