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市场旺季,基层农资市场都会出现这种问题——某些地区农资市场的农资产品真真假假、鱼龙混杂,令农民眼花缭乱。
具体到山西省,乡村农资市场乱象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销售网点乱。一入春农民就忙着买种子、地膜、化肥、农药等,农资需求量激增,不少人趁机大铺摊子。生产企业为追求高销售把自产农资批销到各地经销网点;作为“厂家直销”点的县市经销商为追求高回报往往又发展下家,越挂越多、越挂越乱。
第二,产品名目乱。国家对农资产品设有准确、规范的标准要求。然而在乡村农资市场里,一物多名、一药多名时有所见,农民无法分辨优劣,致使不少好的农业科技产品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第三,销售价格乱。同一功能、同一品牌、同一厂家的同名同包装同计量的农资商品,常常因销售形式不同而卖出不同的价格,有的每50公斤包装甚至相差几十元。
第四,市场监管乱。在一些偏远的乡镇农村,部分经营者打着服务乡亲的旗号,根本不办理营业执照,有的甚至直接在田间地头销售农资。
第五,过分夸大农资功效、产量等,广告繁多,农资科普不到位,让人眼花缭乱。
此外,在缺乏理性消费的环境中,农资价格大多数情况下成为决定农民购买趋向的第一因素,而品牌、质量、售后服务往往不被放在优先选择的位置。农民这种重价格、轻质量的消费习惯,也往往为自己种下权益受损的苦果。
针对农资市场出现的种种乱象,应着力规范农资市场秩序。
首先,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送法下乡、放心农资产品推介、假劣农资产品展示和集中销毁等活动,指导农民在购买农资时要索取票证,使用农资时要科学规范。
其次,制订相应的法规。应通过地方性法规的形式,规范行业准入门槛和建立农资市场退出机制。让经营者有压力、有顾忌。
再者,提高政府部门效率。政府要划清各职能部门的责权范围,避免监管部门交叉执法、多头监管,规范其执法行为,杜绝利用农资监管搞权力寻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