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门头沟区雁翅镇的青白口村出了件新鲜事,不少祖祖辈辈靠侍弄苹果树为生的果农,纷纷找到村里的北京益农缘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要求把自己承包的果树交给他们打理,而自己选择“撂挑子”。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要从村民刘万成摔伤说起。
刘万成已近古稀之年,家里有2亩多地,种了50余棵果树,全靠他和老伴儿照顾。去年秋天,刘万成在果园摘果时不慎摔伤,需要长时间休养。眼看着重活儿都要指望老伴儿了,情急之下,他找到村里的益农缘合作社寻求帮助。
面对社员的求助,合作社请来了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的果树专家高照全支招。专家建议,合作社给这些果树办个“托管班”,由合作社出资将果树从老刘手中承包过来,再向社会有偿招募“领养人”。果园的所有权还是老刘的,认领协议一年一签,领养人除了可以为果树挂牌署名,还可以收获这棵树上产的苹果。托管获得的利润,60%归老刘,40%归合作社。
合作社把想法告诉了老刘。老刘一算账,身不动膀不摇,一年下来到手的钱也不少,双方一拍即合。
起先,大家对这事并没多想,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社员开了窍,也产生了将自家果园托管的想法。魏文豹已年过花甲,患有脑血栓,儿女都在外面务工,家里1亩多的果园打理起来十分吃力。今年树上的苹果已经套上袋了,魏文豹的老伴儿每天天刚亮就要到果园剪枝、打药,一直要忙到晚上天擦黑。今年果园投资了小两万元,老两口不得不硬撑着打理果树。“挂果多了,能挣点,挂果少了,可能连本儿都回不来。”他们老两口也找到了合作社,申请“撂挑子”。
同样打算将家中的4亩果园托管给合作社的还有村民李景林。“这些树种了很多年,我也很舍不得,但无奈体力跟不上,一些先进技术掌握得也慢。将果树托管出去或许收益会好些。”考虑将果园托管的除了村中的留守老人,还有几户经营农家乐生意的村民,因为没有太多的精力打理果园。
据了解,益农缘合作社在青白口村有300余户社员,640余亩土地,以苹果种植为主。目前,已明确表示要将果树托管给合作社的农户有五、六家,果林面积30余亩。而存在这种打算的村民还有不少。面对村民的托管需求,合作社理事长寇红艳表示:“我们将挑选较成熟的果树,继续吸引市民个人认养。随着果树的增多,还将考虑与团体客户对接,通过这样的方式拉近城乡距离,鼓励市民到山村参与都市农业建设。”
随着果农纷纷“撂挑子”,合作社托管果园出现了就业需求。同在雁翅镇的付家台村村民付天国,现在负责刘万成果园的日常管理。“每个月能拿到2500元工资,不赖!”付天国很知足。村民刘万成就更美了,他说:“以前不知道啥叫都市农业,这回撂了挑子才知道,都市农业真是个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