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今年以来,贵州省黄平县积极谋划,大力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成效显着。
严格农资市场主体准入。开辟了“农资市场监管”工商窗口,大力普及农资市场电子监管系统,及时录入、补充农资商品信息、农资监测信息和农资案件信息。积极组织县、乡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分门别类进行登记造册,完善了农资档案,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
坚决执行农贸溯源监管。将农资市场监管纳入全县市场集中整治行动的工作重点,依托“经济户口”信息资源,加大对辖区农资交易场所和农资经营户的网格巡查力度,开展反复查和查反复,对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商品进行了全面清理和核查,并根据农资经营者的信用等级,确定监管重点,确保了农民用上“合格肥”“放心种”。
继续推行自律管理机制。落实抽检报批、种子留样备查、重要农资商品准入备案、质量承诺等制度,引导经营者严格自律,诚信经营。并通过组织举办培训班、上门指导规范和引导开展自查自纠等工作,及时发放责任书和告诫书,对不落实和不按规定落实的业户予以警示、限期整改。
加强农资市场日常监管。充分发挥信用监管机制在农资市场监管中的基础作用,将随机抽查、重点检查与市场巡查有机结合,全面构建农资市场日常监管制度体系;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做好案件线索的收集、排查工作,对经营制度不落实或虚假宣传、商标侵权、掺杂使假、缺斤短两、哄抬价格等违法经营行为,坚决依法查处。
截至目前,该县出动检查车辆46辆(次),检查人员108人(次),检查农资经营户162个(次),印发宣传资料约1.4万份,查处假冒农资产品2起,超期农资9个品种,促使农资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农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全县未发生因假劣农资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群体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