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耕地质量急剧下滑,其根本原因在于农业为追求作物产量,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耕地土壤肥力严重降低,粮食安全问题不得不被提上日程。为保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家政策正在加大支持力度改良耕地质量,用“生物肥力”撬动“土壤肥力”、用生物肥料“造土”等概念逐渐成为行业热点。
土壤是被耕地损坏的
万物生长依靠太阳,孕育生命依赖土壤。农业生产以土为本,充分发挥土壤机能,但现实却是,耕地土壤质量每况愈下。王险峰介绍说,在作物吸收养分时,有机肥料是在矿质化后被作物吸收的,利用作物可以吸收矿质化成分的原理,化肥工业得到发展,生产出大量价格低廉的肥料,包括质量低下的农药,为粮食增产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作物高产不优质等问题突出。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解决黑龙江农垦区化肥、农药、高度机械化等严重问题,垦区植保站提出“农作物健身防病”理论,意在用生物技术造土壤,既给作物营养,又给有益生物提供食物,恢复土壤生物性,营养免疫、防灾减灾,达到作物高产优质。“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就是造土壤,为此,农药、化肥用量必须零增长!”王险峰大力呼吁。
对此,顾金刚分析说,土壤改良以前多靠施水给“压下去”,而现在人们面对越来越严重的耕地土壤质量下降问题,需要给农户传输科学种田的观念,“不能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要从理念上转变人们对土壤的认识。邱德文也认为,耕地土壤质量沦落到今日的状态,主要由于多年来一味地追求作物高产所导致,因此要从提出土壤解决方案的角度达到土壤质量提升的效果,绝不能“一蹴而就”。
李星沙在谈到解决耕地土壤质量问题时一语中的。他表示,自己在日本听过的一次农业报告称,种田有40%需要土壤,25%依赖水分,25%需要空气,剩下的10%有5%依靠肥料,但至少保证有1%的微生物参与。“日本人爱农业,以农业为‘大本’,现代农业的根本解决方案就是造土!”
“造土”呼唤生物肥
李星沙在中日之间做贸易几十年,对日本现代农业十分佩服。他以日本先进的农业改土案例介绍了微生物肥料对于土壤的作用。他介绍,日本化肥用量很少,主要用来搭配生物肥使用,由于微生物肥料能够培土,这期间也需要大量元素化肥进行配合。微生物肥料能够让土壤均温提升2-3度。像橘子在日本寒冷地区也能种植;像每个大棚种西红柿能产24吨,最长的秧子达到28米,最短的也有17米;此外,日本还种植一种生菜,和国内的品种不同,一棵生菜能长出400片叶子,而且按叶片销售,每片叶子按照8日元收购价计算,1个大棚种植1万平米,总共种植1万颗生菜,每个大棚合计收入200万元人民币。高产高收益的“秘诀”在于全部使用微生物肥料。
日本现代农业以这样的方式“造土”,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显而易见。顾金刚表示,有3类微生物肥料可以帮助调控土壤质量,一是生物有机肥能够缓解土壤板结、质地下降;二是微生物生防制剂,缓解病原物化感物质累积;三是微生物环境制剂,缓解农药残留等。“微生物肥料的优点在于施用无污染、无肥伤问题,施用量少、成本较低,可有效减少土壤劣化酸化。此外,生物肥料还存在‘三高一低’,即菌数量高、菌活性高、适应性强和杂菌数低的特点,能提高植物根部吸收面积,提高抗逆性、抗病能力,促进改善植物品质。可以说,‘减肥’不是减营养元素,而是在其中添加有机质,进行综合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