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对于农业有何影响?
伴随夏季的到来,人们又开始熬绿豆汤消暑度夏,但在市场上买绿豆的人们却发现价格一天一个样。据国家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除了绿豆外,今年以来,我国粳米、玉米等粮食品种,大蒜、蔬菜等农副产品,以及三七等中药材价格涨势迅猛。以绿豆为例,去年5月北京超市售价一般为3元/500克左右,今年最高时售价达12元-13元/500克。中药材三七更为神奇,一年间价格上涨达500%。
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室主任毛留喜不禁感叹,“的确,受天气因素影响,我国今年农作物的播种、收获普遍推迟,导致一些农产品价格连续上涨。”
俗语道:民以食为天。“不可否认,从古至今,天气和农业的关系就很微妙。”“冬雪是麦被,春雪烂麦根。”“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农谚给人们提供了不少参考价值。而现在,天气因素似乎已经主导起了农业行情的最终方向。
“其实,现在许多老百姓都已从生活中强烈地感受到了天气对餐桌和日常生活的影响,对于这种天气异常变化导致蔬菜价格大幅度变化,公众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消费者开始总结生活经验,为图个实惠,选择看天买菜来降低生活成本。”农业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农业的持续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那么,到底哪些天气会对农业产生影响?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是农业气象灾害的多发地区,首先上榜的是干旱。”毛留喜介绍,“干旱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第一气象灾害,影响区域最广、发生最频繁。干旱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播种的成功与否。今年以来我国西南地区的持续干旱,就直接导致农田干涸,农作物播种困难,使得当地人们吃饭,甚至洗澡,洗脸都成问题。干旱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农业气象灾害的威力不可估量,干热风也是最受关注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在民间又被称为“火风”或“旱风”。当干热风到来时,温度升高,湿度下降,并伴有一定风力,蒸腾加剧,根系吸水不及,往往导致小麦灌浆(种子成长变饱满的过程)不足,秕粒(半实粒)严重甚至枯萎死亡。毛留喜说,如果出现高温、低湿、大风的天气,“麦熟一晌”,两三天内麦子就熟了并很快开始脱粒,如果没有及时收割,就无法做到“颗粒归仓”。
据最新研究表明,由于气候变暖,近50年来我国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频繁发生,高温也给农产品安全带来了极大危害。如昆虫在春、夏、秋三季繁衍的代数大大增加,会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同时也会出现病虫害的发生范围向高纬度地区延伸,原来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如小麦白粉病过去在陕西关中麦区很少发生,但由于近年来有的年份出现持续高温,陕西关中小麦白粉病现已开始上升为麦田的主要病害之一。
“目前,我国正好处于前汛期和强对流天气高发的时期,强对流天气的防范不容忽视。”6月份的大气层常常不稳定,强对流天气便经常以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和飑线等形式出现。这些灾害性天气会造成小麦倒伏,使麦穗掉粒,严重的情况下雨水还会浸泡麦田,使收割机无法开入田中。这不但影响了小麦的正常生长和成熟,也给收割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另外,连阴雨(农民们常说的“烂场雨”)、洪涝、霜冻等等,也都是比较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
有研究表明,天气还会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在农作物收获期,降雨和温度的异常变化会使农产品品质变差。2007年陕西秋季雨水较多,造成陕北黄河沿岸的优势农产品大红枣破裂腐烂,难以形成商品出售。2006年陕西关中夏玉米生长后期降雨偏多,气温偏低,突然放晴升温后导致玉米大面积枯死。
那么,面对灾害天气,农业完全靠天吃饭的历史能否被改写?农民的收入是否还要听天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