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元和农业(德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展彬《农资导报》
2009年11月7日~8日,以主题为“元和农业•中国一汽联合建厂和元和农业•中国一汽联合成立东北销售公司”为主题的签约仪式在德州开发区隆重举行,时间过去了半年,这项工程进展如何?近日,记者在山东采访时与元和农业(德州)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展彬进行了对话。
《农资导报》:记得去年11月份,元和农业•中国一汽在山东德州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在行业内引起很大反响,不论是业界人士还是肥料生产企业都在关注着这个项目的进展,您能否谈谈目前的进展?
展彬:从去年11月8日我们双方签字至今,时间过去了半年。通过双方紧密配合,整个项目按照计划有序推进,具体讲:首先是年产30万吨的生物肥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中,东北销售公司已进行市场运作;其次,从2009年11起到2010年1月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在吉林公主岭市建设了40个冬暖温室,每个长达175米,并派出元和专家组进驻公主岭,对农民进行现代农业种植的全方位培训。其中包括:种子、育苗、土壤管理、配方施肥和温室种植管理等等。大家都知道,从去年1~3月份,北方春寒,东北接连的大雪、暴雪,出门连道都找不到,工作可想而知。然而我们的专业团队提出的口号是:拿不下东北示范基地建设,决不撤出东北市场。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在吉林公主岭市赵立宝副市长亲临指导下与地方政府的关怀下,在东北公司高维华总经理的带领下,大家克服了重重困难,一个屯一个屯把工作推进。目前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一汽•元和生物肥料生产基地一期项目进展顺利。另外,虽然遇到今年持续的天寒影响,元和企业东北有机生物肥种植大棚的效果显现出来了,不但能在东北零下二、三十度的气温下顺利越冬,而且按照目前的长势,专家初步估算,施元和生物肥的大棚菜,每个棚能多收上万元不成问题。通过试点成功,我们就进行复制,在吉林公主岭市周边地区进行示范与推广,然后辐射辽宁和黑龙江。在东北地区建设元和农业生物肥大棚高产示范园,向东北农产品市场提供元和绿宝品牌蔬菜和农产品等,形成东北区完整产业链。
《农资导报》:您认为国内发展生物肥料产业前景如何?
展彬:生物肥料是一种环境友好型肥料,发展前景从两个方面看:
第一、从国家产业政策发展需要看,结合近几十年国内农业种植环境和食品安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新型环保型肥料发展列入农业领域优先主题,国家为什么要将这类肥料纳入优先大发展的主题?因为据有关数据,我国目前的化肥施用量已达到资源和环境所难以接受的程序,不合理的施肥,带来的是“土壤板结,养分不均衡,土壤微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环境污染、食品不安全等等。平均化肥的利用率不足40%,仅以山东省为例,政府地力调查显示耕地质量明显下降,土壤退化加剧,严重制约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对比山东省还通过政府补贴有机肥等措施,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力争“十一五”期末,使全省有机肥料利用率提高40%以上。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大力发展生物有机肥料的推广应用,优化化学肥料养分的合理利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同时,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实施,中国对农产品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盲目施肥的情况将有法律制约来发生改变,增施生物有机肥势在必行,这也是生产安全农产品所必须的。
第二、是从农业市场需求看:当前广大农民已亲身感受到——尤其是经济作物区农民——土壤板结严重,作物重茬、病害多,化肥多投不多收。自己种的菜,自己不敢吃等现状。要解决这些问题,农民也只有通过合理施用化肥,大量使用生物有机肥,少使用化学农药,选用生物农药的方法。生物肥料优点是环保、养分全,含大量有益微生物,和丰富有机质及微量元素,可以分解土壤固化的化学养分,降解肥害、药害,大幅提高农产品品质,使瓜菜甜、米饭香,还能改善土壤理化指标,疏松土壤,提高地力。所以我认为生物肥料的发展是必然的,前景很好!
《农资导报》:在当前现状下,元和企业是如何发展生物肥料产业的?
展彬:元和企业确立了以“发展生物科技、服务绿色产业”为宗旨,以“专业制造生物肥料,专心服务绿色农业”为基础,用高科技、高品质的生物肥料来回报我们的社会,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保障产品安全,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元和企业是农业部审批的生物肥料定点生产企业,多年来元和企业联合国内知名大学、科研机构一直从事生物菌的研究开发,并获得多项专利,元和企业科技部拥有投资千万的独立实验室,特聘博士7人、高级农技师4人,以及硕士、学士等二十余人的科研队伍,开发了数十种功能菌株,其中部分菌株的扩繁已达到每克千亿的国际水平,并形成了从选种、培育、扩繁到大型工业化液体、固体联动发酵,制肥生产完整的生产链。通过技术输出,在国内建设了五家生产基地,元和企业是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是山东省政府补贴定点采购企业。2008年“元和绿宝”品牌被评为中国著名品牌。
通过企业实力和科研的保障,“元和绿宝”产品,不仅带给农民增产增收,节省了施肥投入,更重要的是培肥了地力、改善了环境,保障了农产品的安全。
《农资导报》:元和农业生物肥料与其它产品对比有哪些优势?
展彬:元和企业生产的“元和绿宝”牌生物肥料的优势,总结起来就是“四个提高一个改良”:
一、提高作物抗重茬、防病、抗旱能力。解决了重茬、病害无药可治的难题,作物发病率下降80%以上。
二、提高土壤化肥的利用率。作物有机附载无机,生物促进转化原理、分解土壤固化无机养分,促进作物全面吸收,化肥利用率能提高30%以上。
三、提高作物产量,粮食作物提高8%—15%,蔬菜作物提高30%-50%,果树作物提高20%-30%。
四、提高农产品品质,粮食作物提高1-2个品级,蔬菜、果树作物提高2-3个品级。
五、改良土壤环境,改善土壤理化指标,疏松土壤,增加保水保肥能力。
另外,使用方法也很简单,可以当地施肥习惯,沟施、穴施、撒施等,不会增加施肥成本。
《农资导报》:生物肥料在实际使用中具体效果如何?
展彬:说到使用效果,我还是用具体使用实例来说明一下比较好,这是我们在山东省的使用统计调查表,随机先几个说一下:
1、平原县王杲铺乡藏庄彭华山,在大棚黄瓜上使用后,瓜条直、个均匀、口感好,每次采收多收两桶,上市价每斤贵0.2元,投入产出比为1:12。
2、海阳县里店镇纪瞳村刘祝军,在大棚西红柿上使用后,色靓、瓜秧舒展,个均、个大,无空心果,无发病,节约成本80元,被日本商人选购并高价收购,每斤多卖1元,每亩棚增产3000斤,增收6000元。
3、平度县旧店镇庙东村徐德广,在苹果树上使用后,增产22%提高2个品级。
4、济阳垛石镇建华村刘建,在西瓜上使用后,提前8天采收,瓜型周正,糖度高,土壤松暄,木棍直插可达48公分。
5、夏津宋楼乡赵沟村韩红强,在棉花上使用,苗期发病率4%以下,苗齐苗壮,须根多、防早衰,亩增产106斤。
6、武城马庄乡小林庄候志勇,在小麦上使用后,苗齐苗壮,根深根大,分蘖多,增产10.6%。
7、莱阳谭格乡西留村刘金,在花生上使用后,提前上市7-8天,平均每颗多座果3个,子粒饱满,每亩增产200斤。
实例还有很多,每年有数据统计的就1000多户。
《农资导报》:元和企业是如何进行推广的?
展彬:推广主要是从服务商和用户两个角度来工作,元和企业积极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加大力度推广。
元和企业是船,农民大众是水,我们的服务经销商是水手。元和为共嬴的发展,首先帮助服务商来全面深入的了解元和企业和元和的事业,达成全力合作、共嬴发展的思想,我们组织了各种培训、交流、活动,建立了体系内的协同办公系统,及时将国家政策、市场行情,公司发展信息进行交流研讨。为更好的让农民朋友认识科学使用生物肥、绿色种植的重要性,元和企业进行了大范围、高密度的宣传和服务。宣传上我们与电视媒体、报纸媒体签订长年报导、推广宣传协议,还有广播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合力推广。为他们基层推广服务配备了专家、宣传车辆,运营设备、资料、宣传等。为了快速深入展开推广工作,公司支持代理服务商召开服务商会议,来拉动基层服务商的加入,扩大推广队伍。
(采访手记:元和农业(德州)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农业部生物肥料、生物制剂研发生产的重要基地,多年来元和公司协同国内知名大学、科研机构致力于新型、高科技、绿色肥料、制剂的研发,先后引进和研制出多项科技成果,分别在国内外获得三项发明专利。元和公司在国内外开辟了多家生产基地、科研所和国家级信息平台,其中在德州经济开发区创建的规模十余万平方米、产值过亿元的生物肥料厂,将成为元和公司华北区重要生产基地。从2006年至2009年,元和企业牵手广西红日集团、新疆兵团、湖北安琪酵母公司在山东、广西、新疆和湖北建立了四个生物肥生产基地,年生产生物肥、有机肥30万吨以上。元和农业公司依据多年来大量的基层调查数据及情报分析,确定了以科研、技术为动力,以基层农业市场为基础,以绿色高品质产品为平台,带动农业发展,为绿色农业服务的新思路。形成了“科研、生产、服务”三位一体的新型体系,力争“扎实、高效、快捷”的服务于农业市场。)
“元和绿宝”牌35%含量的全元素冲施肥,荣获2004年山东省名优产品称号。今年公司研制开发的25%有机无机复混冲施肥是专门为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施用的速溶高效冲施肥料。“元和绿宝”系列生物化学农药,具有无残留、无公害、速效、高效的特点,对蔬菜的枯萎、病毒、果腐等真菌、细菌、病毒感染具有极高的治疗、预防效果,2003年被山东省农业厅列为重点开发、推广项目,并由国家列为重点推广项目,予以拨款推广! (记者王军)